《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wps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18 15:51: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学习目的]
   1. 理解课文的内容、结构、情感、和主题。
   2. 学习理解精彩的景物描写,以及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
   3. 探讨文中的疑难词语和问题,培养探究的习惯。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对主题的理解和一些疑难词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读一读”中的字音。
 2.自看并理解注释中的词语。
 3.阅读课文,质疑。
 4.思考:研讨与练习。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学生已学过鲁迅的作品《风筝》,可以用提问回忆的方法回顾已学过的有关鲁迅的知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2.导语。
  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像一幅幅精美的画面,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里面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阅读时要细心品味;文章写景状物、叙事写人真切具体,要注意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
三、正课
  1.听课文录音。
  1.提问: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讨论并归纳:文题出现两处地名“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学习的场所。作者用“从……到……”的词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从此,可以发现,课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反映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耍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2.提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各是哪里?哪一段是中间的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
  (1)百草园:从开头到“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2)三味书屋:从“出门向东”到完。  
  (3)过渡段:第9自然段“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
  3.提问:第1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两句话有没有矛盾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