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附中 余伟 粤教版 第三册
琵琶行(并序)
一、文体简介:行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属乐府诗体。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白居易(772~846)
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遂为下□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与元稹并称“元白”。 与名诗人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
二、由读《序》切入:
(一) 字词:
【文化常识】左迁 出官 长句 善才
(左迁:贬官。 古时秦汉前,朝堂及官位多以右为尊,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但一般车座则以右为尊。)
【一词多义】命 快 凡 言 始 倡
倡:chàng 领唱;通“唱”;带头,倡导。
Chāng 表演歌舞的人;妓女。(后作娼)
【古今异义】明年 因为
【词类活用】名作动:歌
(二) 理解内容及在诗中的作用:
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由此可知其作用):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概述歌女的悲凉身世,说明了写作的背景动因,并为全诗奠定了凄切的感情基调。
诗歌的特点就是“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今天学习此诗,重在了解诗人是如何将人物及音乐写得形象感人的,由此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者简介:
白居易: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著有《白氏长庆集》。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现实主义。
其诗广为流传,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行”。
代表作:讽谕诗 ——《秦中吟》《新乐府》《卖炭翁》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并序)
闲适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