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陈奂生上城》
广西合山市高中 杨威桢
教学目标:
1、 掌握通过人物心理、神态和环境的烘托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培养学生阅读小说和鉴赏、评价人物的能力 3、对农民形象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陈奂生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陈奂生人物形象当时的现实意义
一、导语设计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个憨实、木讷、拘谨而自卑的,受封建势力和生活重负压迫的旧时代的农民形象——成年闰土。今天,我们要接触另一个农民形象——陈奂生。通过他来感受一下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生活和追求。
二、作者简介
高晓声,1928年生于江苏,1954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解约》。创作了一系列农民题材的小说,其中《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分或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和《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等,主要写了一个农民陈奂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巨大变化,从而讴歌了党的政策。
二、结合作者的一段话来探究人物的性格特征
作者高晓生曾经说过:“我写《陈奂生上城》,我的情绪轻快又沉重,高兴又慨叹。我轻快、我高兴的是,我们的境况改善了,我们终于前进了;我沉重、我慨叹的是,无论陈奂生或是我们自己,都还没有从因袭的重负中解脱出来。”
1、概括地讲,请说出“改善前进”在课文中体现在什么地方,“因袭的重负”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改善前进”体现在在“精神生活上有了追求”;“因袭的重负”体现在落后的小农意识。
2、请同学们在书中划出有关“改善前进”(包括陈奂生所固有的优良品德)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什么。————从心理,环境,神态来作具体分析。
明确:有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有了追求,——勤劳,老实单纯,讲求实际等。
3、划出体现“因袭的重负”的相关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突出表现了陈奂生什么样的劣根心理。
(1)在买帽子前,小说就曾提到陈换生拥有过一顶帽子,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生讨论发言)
教师明确:陈换生是拥有过一顶“漏斗户主”帽(贫穷帽),脱帽一方面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补充介绍写作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的面貌,中国农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另一方面和他自身的本分勤劳也是分不开的。
(2)陈奂生除了渴望一顶新的、呱呱叫的帽子外,还有什么渴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