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巷
(广大附中 余伟)
【教学重点】
1、 理解诗的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
2、 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
【教学内容】
一、回顾诗歌鉴赏的步骤及重点:
(一)本单元学习重点:
1、感悟诗情诗意
2、认识现代诗歌的特点
3、学习现代诗歌的写作技巧
(二)之前重点研讨内容:
象征、意象、意境;
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通过对人物、事物或事件细节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三)诗歌鉴赏步骤:
1、了解作者,看懂标题
2、分析意象,体会意境
3、抓关键字,感悟情感
4、把握结构,总结手法
5、联想想象 丰富延展
(重在——多读多品味)
(四)温习旧课,明确鉴赏诗,在于体悟诗之“美”
如《死水》——“三美”
《再别康桥》——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情感美、意象美
这样才更有利于加强诗情,加强抒情效果。
二、明确本诗学习重点:
1、鉴赏诗的意象美,理解诗的象征意味,了解诗歌借意象抒情的方法
2、鉴赏诗的语言美、音韵美、结构美,了解诗歌怎样运用语言加强抒情效果。
三、作者简介:
戴望舒:
(1905—1950年)现代诗人。
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著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集。
1932年赴法国留学,1935年回国。
20年代末30年代初,与一批年轻诗人一起,形成著名的现代诗派。被称为现代诗派的“诗坛的首领”。
1941年,日本侵略者入侵香港,被捕入狱,遭受严刑拷打,表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
1948年回上海。1950年病逝,年仅45岁。
对其诗的评价:
《雨巷》为其成名作。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
叶圣陶称许道:“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