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课外阅读指要<br>
撰 稿: 辽宁省营口开发区熊岳高中 丁 君<br>
2002年秋开始使用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的阅读提出以下要求:<br>
“扩大阅读视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关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课外阅读材料包括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即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总量不少于300万字。<br>
发展独立阅读能力,能阅读实用类、文学类、理论类等多种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能整体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br>
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br>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br>
默读注重效率,阅读具有一定的速度(一般现代文的阅读每分钟不少于600字)。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br>
另外,《大纲》“附录二”推荐了“古诗文背诵篇目”(含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大纲》“附录三”就课外读物做了如下推荐:<br>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钱锺书《围城》、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br>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br>
剧本,如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br>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艾克曼《歌德谈话录》等;<br>
当代文学作品,建议教师从“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近年来发表的各类中外优秀作品中选择推荐;<br>
科学与人文的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br>
“300万字”相当于10本32开本500页的书,量并不算大,也是课外阅读的最低限量。我校高中学生大多没有在初中时完成课外阅读量,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到高中后应当补上欠账,但高中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应当怎样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呢?<br>
首先,必须端正认识。课外阅读并非可有可无。它是一名学生丰富思想、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可以从中多方受益的必要的学习活动。所以,课外阅读不是消遣,不能完全凭兴趣去进行,不能因精力有限而放弃,应当有计划,有选择地读,应当坚持读下去直至完成任务,应当作笔记,写心得,以求收益更多。<br>
其次,应当有所选择。优秀的书籍应当是富有真善美内涵的高品位的精神产品。青年学生应当主动选择优秀书籍,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要选择精品,选择名著,选择思想内容、文化内涵、艺术水平俱可称道的书籍;要选择好的版本、好的注本、好的泽本;要多读或主要读选集、选刊,多读中、短篇作品或长篇选粹以节省时间,扩大阅读面;读书要作笔记、作批注、作摘抄,特别优秀的诗歌或文段应当背诵。<br>
再次,要安排好自己的课外阅读活动,作出计划,并坚持到底。每天可挤出半小时来读书,读时要专心致志。可利用午休、晚课之前及睡觉之前的时间,每天读几页、十几页,积少成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