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藤》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880字。
古藤
圣灯镇中心学校 王真堂
一、 教学目标
1. 运用所学散文阅读的方法阅读文章,进一步提高散文阅读的能力、
2. 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一株失去了大树的依托,但却并不因此而丧失了生存意志的古藤,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坚强、独立,历尽苦难而不屈的生命的敬重之情。
3. 弄清文章由物及人地描写、抒情、议论谈感悟的思路,.体会作者以抒情为主,融抒情、描写、叙述、议论为一体的鲜明特色。
4. 理解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5. 品读文章质朴、简单的意象,自然、灵动的文字,增强语言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领会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感情。
(2)分析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及其作用。
(3)揣摩词句,品味语言。
2.难点
(1)想象与联想的作用
(2)词句揣摩,语言品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初中以来,学习了不少的优秀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形散而神不散),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散文?
课件展示:示例(1)《紫藤萝瀑布》:文章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以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花启示作者由个人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赏花—忆花—悟花)
示例(2)《行道树》: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平凡而普通的物象——行道树的身上,赋予它以人的生命、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如:《荷叶 母亲》、《日》《月》等。
通过一篇篇散文的阅读,我们获得了一些散文阅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哪些方法呢?
学生思考,交流回答,老师补充小结,归纳托物言志散文的三步阅读法:
课件显示:一、明确写了什么。(看作者托的是什么样的物,抒了什么样的情?) 二、弄清怎样写的。(文章是怎样描写的?又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悟的?) 三、赏析写得怎样。(赏析文章的艺术表现手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些阅读方法去阅读王剑冰的一篇优秀散文《古藤》。
(二)、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思考:文章的托的是什么物?有什么特点?
点拨:文章的抒情对象的是古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