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真实单位名:泰州二附中
真实的姓名:孙步云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写法,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绘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体会精妙新颖的构思。
3、当堂背诵全文,对韵文和对偶句有初步认识。
二、教学过程
(一) 导语
1、学生自主介绍作者及作品。
点拨:刘禹锡(772—843)字梦得,唐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二十一岁中进土,授官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失败后受降职处分,做闲散官员。刘禹锡卓有文才,受到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和大诗人白居易的赏识。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韵味。
2、解题: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成语有刻骨铭心,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诫,一般都是用韵的。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本文“陋室铭”,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顶针提问,研读课文
第一组提问:
1、学生齐读课文,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这八个字中哪两个字最为关键?(德馨)
第二组提问:
4、作者的“德馨”表现在何处?(“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五句)
5、(讲析“苔痕”两句的环境,两个用得好的动词、写景的顺序之后)到这里来的人多吗?(不多。从“苔痕上阶绿”可以看出)
6、到陋室来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鸿儒)
7、作者为什么要写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写自己的朋友是博学之士、高雅之士,以显现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调素琴、阅金经)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