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学设计4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26 20: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
周南中学 彭薇

〔教材分析〕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水经注》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其重点是 “水”以及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它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本文中,作者首先干脆利落直接勾勒了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再用或浓烈或淡雅的笔调,凝炼生动地描绘了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山的特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山”为首,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

〔教学设想〕
1、运用图书馆、网络媒介等。让学生自己来查找所需的资料,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形象的影像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自主地探寻知识。在视听想象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模仿运用。

〔教学目标〕
1、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自主掌握生字,学会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达到快乐背诵的目的。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 掌握生字,学会翻译,理解课文。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的目的。

〔教学难点〕
1、 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2、 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文学素养,进而产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①查找有关三峡的知识、图片等。②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③朗读课文。
2、教师准备资料:①《话说长江》中关于三峡的影片剪辑。②“告别三峡”文化专题的图片、绘画等。③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式〕
  启发讨论、互动合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多媒体屏幕:一幅两岸高山,中间流水的三峡图,如右)
1、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峡是什么意思?注意它的偏旁和字     
义。(两山夹水的地方)
2、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要表现三峡,一定要抓住什么景物来表现呢?   
(山、水)

二、观看《话说长江》中有关三峡的一段录像,请学生用画笔把三峡最 
美的景画出来或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特别是画出或写出山和 
水的特点。

三、同学分组讨论评价,选出最佳“三峡小画家”和“三峡小作家”。用 
多媒体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请获奖者和小评委们分别陈述自己的观点和依据。特别引导学生关
注作品突出了三峡山水的什么特点。

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基础学习。(多媒体内容随具体情况而定)
1、其实,远在北魏的时候,有一位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