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题,约6950字。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6分)
一. 选择题(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规定始祖创业后历代子孙在家庙和墓葬时的排位是二世、四世、六世等列始祖之左,称为“昭”;三世、五世、七世等列始祖之右,称为“穆”。这种现象反映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国制
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3.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4.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B.建立殖民体系的需要
C.拓展世界市场的需要 D.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5.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6.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
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
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
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
7.《茶馆》第二幕有这样一段对话“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应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冰凉……哼,我还是留着我的小辫子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这揭示了
A.民主思想在中国没有反响 B.辛亥革命不彻底
C.民众对西化的普遍排斥 D.普通民众的怀旧心理
8.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曾召开许多重要的会议,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①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工农运动
②中共二大第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③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④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9.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支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现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0.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回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提出的“怎样才能避免或防止再发生诸如‘文化大革命’这样可怕的事情”时指出:“这要从制度方面解决问题。”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