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地理 word.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化学.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历史.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生物.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数学.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物理.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英语.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语文.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题政治.doc
广东实验中学 2011 — 2012 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二考试
语 文
命题:邓翅跃 审定:邓翅跃 校对:邓翅跃
本试卷共六大题, 25 小题, 满分 150 分 ,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 ,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 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 本大题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A .漪 沦( q í ) 罗绮 (qǐ ) 霉菌 (jū n) 挥斥方 遒 (qiú )
. . . .
B .青 荇 ( x ì n g ) 钏 镯(chu à n) 彳亍 ( chù ) 百舸 争流 ( g ě )
. . . .
C .漫 溯 (shu ò ) 笙 箫(shē n g ) 絮聒 ( g u ō ) 浪遏 飞舟 ( è )
. . . .
D .暌 违(kuí ) 参 (cā n)商 觌 面( d í ) 人情鬼 蜮 (y ù )
. . . .
2 .下列 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沧山如海,残阳如血。
B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
C .欢乐是什么声音?象一声芦笛?还是从簌簌的松声到潺潺的流水?
D .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博,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3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帕瓦罗蒂 、多明戈 、卡雷拉斯这三大男高音放歌紫禁城 ,虽曲终人散却.. .余.音袅袅 ,艺术将
这一刻定格为永恒!
B.个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 只不过是.. .沧.海一粟 , 不管他是曾经高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还是默 默无闻的普通百姓。
C .这些人垂头丧气 ,连眼皮也不敢抬 ,个个噤若寒蝉 ,都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 ,..正.襟危 坐. ,就像待审的犯人。
D .虽是深夜,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 、孩
广东实验中学 2011 —2012 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二考试 •语文 第 1页(共 8页)
子的哭泣声.. .不.绝如缕 。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A .为一探究竟 ,考古学家对两干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
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了解。
B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整合并均衡教育资源 ,真正让每个孩
子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优质的教育。
C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 》,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
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 .在攻克技术难关的关键时期 ,他在实验室里一呆就是半个月 ,好像与世隔绝了 。所以回到
家后,他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5 .下列各项中,表述 .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我的母亲》选自《老舍散文选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 ,著
有话剧《龙须沟 》、《茶馆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等。
B .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著有《红烛 》、《死水》等。闻一多主张诗应具有 “三美 ”:语
言美、绘画美、建筑美 ,《死水》就是这一主张的一次实验。
C .秦牧原名林觉夫 ,他的《菱角的喜剧 》是一篇哲理性散文 。作者从 “菱角的喜剧 ”中得到 了“复杂性、多样性,总是贯穿于一切事物之间 ”的启示。
D .归有光是宋代著名古文家 ,“唐宋派 ”的代表人物 ,其文章善于描写生活细节 、平凡场景 , 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项脊轩志》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
二、 本大题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9 题。
于是饮酒乐甚 ,.扣.舷 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
天一方 。”客有吹洞萧者 ,倚. 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
. .舞.幽壑 之潜蛟, 泣. 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 然. ,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 ,乌鹊 南. 飞。’,此非曹 孟德之诗乎? 西. 望夏口, 东. 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
州,下江陵,顺流而 东.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
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 鱼虾而 友. 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
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 骤.
得,托遗响于悲风 。”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而. 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