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上的动物》ppt2
- 资源简介:
共23张,另有教案和素材。
地面上的动物
秀峰中学 王永甫
一、【教学思路】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即充满了众多的理论描述,又有很多的探究过程。在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可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合作表达能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以及方法的掌握都是自身能力提高的巨大表现。
本节课的代表动物家兔(哺乳动物)是学生比较熟悉,哺乳动物也是最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其丰富复杂的行为方式体现着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教师应潜移默化地宣传生物学观点,引导生解决问题,不能热热闹闹地走过场,也要纠正将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完全条理化、照本宣科,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收集信息,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进行引导,创设一定的探究氛围,学生自由表达,讨论优化。在此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多媒体手段,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引导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家兔的外形和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特点;认识生物多样性。
2、能力目标:培养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能力;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合作,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养成乐于探究生命奥秘的兴趣,以及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兔的外形,以及内部结构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总结哺乳动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选择1~2种自己熟悉的哺乳动物,观察或收集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图像资料,最好有直观的家兔标本(没找到,遗憾)。
五、【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 1.播放课件
网络流行猫狗视频(剪辑)
2.展示学习目标 观看课件。思考片中是什么动物,以及其他的哺乳动物大多生活在地球上的什么环境中? 创造轻松氛围,缓解公开课时的学生紧张情绪。
认识家兔
(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1.播放课件,展示几种常见的哺乳动物,以及家兔的解剖图。
2.投影提出的问题:
①外部形态一般有什么特点?
②体腔和器官有和人相似的地方吗?
③消化系统有什么特点?与食性有什么关系?
④体温有什么特点?
⑤如何生殖和养育后代?这样有何好处?
3.引导学生学习,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个别辅导。 1.依据目标自主探究。
2.结合书本图9-16积极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解决不了的,举手)
培养学生观察、合作、总结、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