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必修二专题四汇编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民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4/11 21:47:12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18题,约6290字。

  江苏省2011届高三各地模拟历史试题汇编:必修二专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0分)
  1.(2010年10月江苏苏北四市高三调研8题)“铁路经过的地方,洋货倾销,旧式交通运输骤被弃置,失业农民和游民数目剧增。运河运输被沿海轮船代替,漕米改征折色。运河河道成为废物,沿河城市衰落。”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在华修筑铁路             B.工业革命成果的推广
  C.运河河道年久失修             D.西方列强的武装侵略
  【答案】B
  【点拨】材料反映了铁路运输和轮船运输开始取代原先的交通工具,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旧的交通运输工具被废弃、失业农民大量出现、运河河道被废弃、沿河城市衰落等。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应选B项。
  【结束】
  2.(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12题)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项目 年代
  1948—1966 1967—1976 1977—1986 1987—1996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6 15.6
  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答案】D
  【点拨】不符合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观念很大成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其他选项符合题意和事实。其他选项符合史实。
  【结束】
  3.(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7题)据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答案】A
  【点拨】“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大意是:近来法庭中的诉讼,男女要求离婚的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情况,也是社会不愿意看到的情况。本题反映了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婚姻生活的进步。B项说法完全错误,C项与材料不符,D项婚姻方式与材料中离婚不一致。
  【结束】
  4.(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8题)1900年蔡元培在“征婚启事”中提出:第一,对方不缠足;第二,对方应识字读书、通文墨;第三,一夫一妻,自己不娶妾;第四,丈夫先死,妻子可以改嫁;第五,夫妻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说明(    )
  A.废止缠足已经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已动摇
  【答案】C
  【点拨】从材料1900年的时间点可以排除BD两项,B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D项应属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影响,A项“废止缠足”只反映了材料中的部分信息,没有全面反映。本题应选C项,五项征婚要求反映了“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新的挑战”。
  【结束】
  5.(2011年5月南通市三模7题)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
  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            B.一些官员希望借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
  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      D.通过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
  【答案】C
  【点拨】从题目反映出的信息来看,中国官员把修铁路的行为定性为胡作非为,定位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毁灭。可以总结出中国部分官员对修铁路表示强烈反对。故选C。其他选项不符题意。
  【结束】
  6.(2011年3月南京市二模6题)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
  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
  【答案】D
  【点拨】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国人认为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日本不利,而对中国有利,可以和日本一战,这说明当时国人盲目自信的心态,故D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结束】
  7.(2010年12月江苏徐州竞赛8题)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识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答案】B
  【点拨】根据所学,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