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05143685006】仪征金升外国语实验学校 曹玖林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的的确定
1、 引导学生体会记叙的感情色彩;
2、 指导学生写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 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布置预习(不占课时)
1.看“预习提示”了解作者生平及学习重点。
2.查字典,给下边加线字注音:
确凿 菜畦 蟋蟀 缠络 竹筛 觅食 渊博 鼎沸 绣像 锡箔
3.参照文下注释阅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4.参考课后练习理解文章内容。自我了解:哪些问题基本清楚;哪些问题还不明白;除练习中的问题外,自己又发现什么问题。
(二)课堂教学(第一课时)
1.检查预习情况(不看课文)
(1)用词语卡片或词语小黑板检查学生查字典给加点词注音的情况。
(2)简要介绍本文作者,指出此文最初编入哪本文集。(只要求掌握“预习提示”中的内容,知道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即可。)
2.导语引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特别是由家庭生活转向学校生活这段往事,尤其令人怀念,这时候,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小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向往的纯真情感。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他四十六岁的时候,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这段往事,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纯真、质朴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