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1
- 资源简介:
约7980字。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
谭健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应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选修课的开设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基本格局,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的设计,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选修课程的教学,目前还没有一个基本的、较为清晰的操作模式,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创造和不断丰富。课程标准中开设的选修课共有五个系列,“新闻与传记”是其中的一个。
“新闻与传记”是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实用性思维发展的一个选修系列。本系列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文学报告、人物传记等纪实类作品的阅读,以及新闻、通讯和人物传记等文体的写作。
对新闻纪实类作品的阅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上有两个基本的操作,一是日常的新闻阅读,二是经典作品的阅读。日常新闻阅读是动态的,学习资源广泛,学生必须关心国内外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在教学中有三个要求:①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习惯;②能准确、迅速地捕捉到新闻的基本信息;③培养学生能对所涉及的事件和观点作出自己评判。相对于日常新闻阅读来说,经典新闻作品的阅读是静态的,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让学生了解新闻的社会功用、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同时,把握不同的语言风格。在写作上,要打破常规课堂作文教学的机械做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广泛地搜集资料,根据表达需要和体裁要求,尝试新闻写作;让学生学会运用各种方式,对资料进行核实、筛选、提炼,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
对传记纪实类作品教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四点是需要注意和落实:①把握作品的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②在人物传记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③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④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
本次课程改革打破了原有课程的基本结构,必修课与选修课共同构筑了高中新语文课程,选修课不是必修课的补充和附庸,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