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湖北省襄阳四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期中联考高一历史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8小题,约6320字。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襄阳四中、荆州中学、龙泉中学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八卦是我国古代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和位置。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2、《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谷风之什•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C.青铜器的制造
D.水利工程的兴修
3、观察下图,图中所示的耕种方法的先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A.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B.减少风沙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C.休养地力,保苗抗旱
D.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4、黄仁宇在《大历史不会萎缩》一书中说:“在中国地图上可以画出一条15英寸等雨线……凡线之以南以东,平均每年至少有15英寸之雨量,可堪耕作,线之以北以西,则低于此最少的雨量。而这等雨线也是胡汉之分划和少数民族及多数民族几千年长期交兵之处,而尤以气候干旱和人口过剩时为然”。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古代时期,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几乎具有决定性影响
B.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会发动对中原地区的战争
C.15英寸等雨线以南以东地区农业文明较发达
D.15英寸等雨线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分界线
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
B.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保证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
6、清代广东罗定山区“凡一炉场环而居三百家,司炉者二百余人,掘铁矿者三百余,汲者、烧炭者二百余,驮者牛二百头,载者舟五十艘”。从材料可以得到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①罗定山区的冶铁工场规模很大 ②冶铁业发展带动人口聚居情况的出现
③冶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这是一家采用了雇工经营的企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A.北宋开封城 B.《清明上河图》局部
C.北宋交子 D.宋代蹴鞠纹铜镜
8、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9、“朝奉”本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人们称其为“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之,到明末,世人统称徽商为“徽州朝奉”。徽商不愿称老板,本质上说明了
A.徽商文化上的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