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铁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6小题,约7740字。
成都铁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命题:汪学群 审题:李健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卷45分,主观卷55分。
一:客观题:(共30题 ,每题1.5分,共45分)
2011年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1.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可以说没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发生。这说明:( )
A.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一些地方纷纷建立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完善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将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是因为:( )
A.实践具有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性
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个人经验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的
3.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4.某地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农民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喜鹊到冬天也不飞走,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这个实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和哲学 ②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③要善于利用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 ④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某位学者问一位农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农民工答道:“打工,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学者回答:“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学者的观点:( )
A.是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歧的正确理解
B.是一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C.是把追求精神满足或者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D.是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6.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布鲁塞尔时间2011年11月27日凌晨,欧元区首脑在经过近8个小时的马拉松谈判后,终于就希腊债务减记、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银行注资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等一揽子方案达成一致。全球市场受消息提振,集体逆转此前颓势,普遍上扬。其中,亚太及欧洲股市涨至阶段高点,欧元汇率亦获提振。这表明:(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联系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D. 联系是客观的、又是多种多样的
8.“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他的话从哲学上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最终归宿 B.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C.理论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理论知识掌握的越多,实践活动越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