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全科试题(8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综合资源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7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6/4 16:14: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文.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无答案.doc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

  大庆铁人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2.5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安静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 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之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即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2009年12月31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 “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
  B.“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C.“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D.“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的中心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③之。州之吏民皆日“是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