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试题(二)
- 资源简介:
共38题,约6280字。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试题(二)
考生须知:本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7个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小强在使用小提琴前,常常旋动琴弦调节琴弦的松紧,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
2.2012年5月21日清晨,日环食光临我国东南部。如图,为某同学所拍下的当天的日环食照片。这次日环食是继2010年1月15日后,又一次在我国境内可见的日环食。下列能用来解释形成日环食现象的规律是( )
A. 光的折射 B. 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 光的色散
3.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如右图所示)所需要的有机物( )
A来自空气 B.来自土壤
C.来自种子 D.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
4.2010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爱德华兹,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试管婴儿技术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子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形成胚胎后移植入母体子官内形成胎儿继续发育直到分娩,该技术在科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 克隆技术 B.无性生殖 C.有性生殖 D.营养繁殖
5.有关测电笔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氖管发光时测电笔接触的是零线
B.使用时手可以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部位
C.测电笔不能用来辨别电池的正负极
D.测电笔与手接触的部分都是绝缘体
6.近视眼患者,其病理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B.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长,像成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C.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短,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D.晶状体焦距较正常人变短,像成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进行矫正;
7.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光具座上“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图。当光屏移动在图示的刻度时,正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将透镜移到35厘米刻度上,其它不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等大倒立的像
B.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厘米
C.若只改变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可能多次得到蜡烛的清晰的像
D.照相机就是根据该图示的原理制成的
8. 手机通讯靠电磁波传送。现将一只手机悬挂在密封的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发现手机发出铃声和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电磁波均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而电磁波能在密封的容器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电磁波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9.下列作图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