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政治哲学复习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9题,约7270字。
高二政治哲学复习试卷(哲学)
说明:本试卷分Ⅰ卷和第Ⅱ卷,共100分,90分钟。交卷时只交第Ⅱ卷,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第Ⅰ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 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或相应涂抹答题卡上该选项的字母。(每小题1.5分,共36分)
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 )
A.人类社会的看法 B.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D.一切具体科学的总体看法
2.下列各选项中,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
①生产关系②万有引力规律③政治经济学④法律⑤路线、方针、政策⑥阶级利益⑦中共中央文件⑧电场、磁场
A.①④⑦⑧ B.①②⑥⑧ C.③④⑤⑦ D.②③⑤⑥
3.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这两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前者认为物质是实物,后者认为物质是实在
B.前者认为物质是抽象的,后者认为物质是具体的
C.两者都揭示了物质的根本属性
D.前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外延,后者揭示了物质概念的内涵
4.英国主教贝克莱说:“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这一观点( )
A.认为意识的产生不依赖于客观事物 B.肯定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C.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5.1999年5月29日——30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南六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虽然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这个过程远未结束.”从哲学上着这是因为( )
A.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认识所有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D.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人们的认识需要不断扩展和加深
6.2000年4月6日《人民日报》报道,贵州省某县有510个村,现在,每个村都建起一个图书室,让农民在这里学习科技知识。该县建图书室之举,从哲学上看 ( )
A.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是重视意识能动作用的体现
C.坚持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D. 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7.1999年5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世界并不太平,我们要应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挑战,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我们的民族和子孙后代负责,就必须高高举起邓小平理论旗帜,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增强我们的综合国力。”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C.要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就必须有正确意识的指导
D.邓小平理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答案
8.2000年第2期《求是》发表文章指出:“十二亿中国人民从切身的经历中深深认识到,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指引我们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
A.只有邓小平理论才是正确的理论 B.人们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9.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 )
A.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 B.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C.物质是运动的,意识是不运动的 D.物质是具体的,意识是物质派生的
10.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是( )
A.借鉴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 B.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
D.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11.“中国的事情要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