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2小题,约5350字。
陕西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必修Ⅱ》试题
说明:1.本试题第一卷为客观题,第二卷为主观题,请将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
2.本套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诗反应了封建时代的农民
A.承担沉重的赋役剥削,十分脆弱 B.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不高
C.经营规模虽大却不能自给自足 D.没有自己的一点土地,世代无偿劳动
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中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形态?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3.《喻世明言》中有这样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政府推行“工商皆本”政策 B.宋朝商品经济发达
C.商人有当官的超前理念 D.商人的地位不断提高
4.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的“全球分裂”是指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5.“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越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则材料说明
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建立封建主义制度
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C.西方文明比伊斯兰文明更容易接受工业化
D.自然条件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
6.“在1763年到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中,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英国在整个世界中的“善事”主要是指
A.将世界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B.将工业革命的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
C.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了廉价的商品
7.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李鸿章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B.遭到李鸿章的强烈批判和否定
C.没有培养出近代科技人才和新式海军
D.主要目的是创办军工企业和海军
8.辛亥革命后兴起了“国货运动”,当时民族工商业者创国货品牌,在广告上推销自己的商品,比如“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C.引起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9.2011年受媒体关注最热的名词是“我爸是李刚”“我舅是局长”“李双江儿子打人事件”、“动车‘轻微’碰撞”等,这突出说明了
A.国家的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B.政府对个人和集团势力实行的制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