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全科9份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doc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文明与文明的延续性
在中国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然而这个说法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但实际上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先以印度文明为例。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在吸取当地文化基础上创造了吠陀文明。这一时期人们创造和接受的基本观念如因果、轮回、业报,此后一直是指导印度居民生活的核心精神,时至今日并未有根本性的改变。再如犹太文明,尽管历史上绝大部分时期犹太民族都生活在其他民族统治之下,并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流散到世界各地,但他们却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特有的以犹太教信仰为核心的文明传统。至于希腊罗马文明,恐怕很少有中国史学者会认可其延续性。其实,希腊人创造的文明传统经由罗马人继承和发扬,传承到近现代西方,这是我们理解整个西方文明的一条重要线索。希腊文明的核心精神如理性与民主却始终是西方文明创造性力量的源泉。以此而论,虽然传承者甚至语言都发生了变化,但希腊罗马文明并没有中断过,有的只是转变。
文明的实质内涵在于其基本思想和观念体系。汤因比认为应该从精神层面上定义文明,其他学者的看法大同小异。布罗代尔提 出,丈明是“一个文化区域”,是“一组文化特征和现象”。沃勒斯坦也认为,文明是“特定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关联体,它形成某种历史整体并与其他各种各样的现象共存”。涂尔干和毛斯则说,文明是“包含了一定数量民族的道德环境,其间各民族文化只是这整体的一个特定形式”。亨廷顿在概括这些看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尽管有时候特定文明可能同特定种族和民族相契合,但并不能说文明就等同于特定种族或民 族;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反过来,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同样,亦不能简单地把文明等同于一个国家。
文明是人为创造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它通常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稳定性,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其思想和行为都受到这个环境的制约。但它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能够不断接受内部和外部的影响而自我更新甚至改变。古代人类创造的诸多文明中,有一部分的确是完全中断了,例如古代西亚文明、埃及文明和美洲文明。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文明以这样和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就是学者们所说的轴心文明,主要包括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犹太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这些文明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它们可能吸收了外来的因素,从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和变化,但它们的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或者未被全新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所取代,它们仍然是人们一切活动的轴心。
(节选自2011年08月16号《中国社会科学报》)
1、以下对本文中“文明”这一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一种文明可能包括不同的种族或民族,同一个种族或民族也可能分属不同的文明。
B.文明是人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环境,这一环境制约生活其间的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C.文明具有可塑性,能通过不断接受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实现自我更新甚至改变。
D.文明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可能从历史长河中吸收了外来因素,起了变化,但其基本精神传统并未消亡。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日:“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日:“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日:“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政治生活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利比亚局势动荡后,我国政府不到10天的时间,海陆空三路并进,协调30多个国家,35860名我国公民从利比亚顺利撤离,同时力所能及地帮助希腊等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最大规模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救援利比亚受困人员。这是我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 )表现
A.独立权 B.平等权 C.自卫权 D.管辖权
2.中国此次利比亚撤侨,展示的是国家形象,表明的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同时也是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生活的依据是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④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2010年9月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正式推出“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直通中南海”使党委和政府更加“耳聪目明”。而“直通中南海”正是党和政府听民声、采民意、聚民智的快速通道和高速公路。这一频道从9月8日开通后,短短4天之内共有数万名网民发表了自己的留言。这表明: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英语科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If we are not _______ the progress we have made, we will have greater success.
A.interested in B.strict in C.popular with D.content with
22.It is believed that if an event is _______, it will surely ______ the readers of the paper.
A.astonished; astonish B.astonishing; be astonished
C.astonishing; astonish D.astonished; be astonished
23.On the bus, all the people except the driver ______ to talk and laugh during the journey.
A.encouraged B.were encouraging
C.were encouraged D.was encouraged
24.—Do you know the tall man ______ to Mr King over there?
—Sorry, I don’t know him.
A.to speak B.speaking C.is speaking D.has spoken
25.At home, he keeps some pets,to which he ______ all his spare time.
A.spends B.offers C.devotes D.provides
26.He sent me an e-mail, ________ to get further information.
A.hoped B.hoping C.to hope D.hope
27.The flowers ______ my mother, but my sister thought they were for her and took them.
A.were intended for B.intended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0题40分,漏选2分,错选或不选0分,g=10m/s2,)
1.关于曲线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作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一定是变速运动
B.作曲线运动的物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必有加速度
C.物体不受力或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可能作曲线运动
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2.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①运行的时间相等 ②加速度相同 ③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④落地时的动能相等,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球固定在水平面上,顶部有一小物体,如图(一)所示,今给小物体一个水平初速度V0= ,则物体将 ( )
A. 沿球面滑至M点
B.立即离开半球面作平抛运动
C.先沿球面滑至某点N再离开球面做斜下抛运动
D.按半径大于R的新圆弧轨道运动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数学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 手表时针走过1小时,时针转过的角度( )
A. B. C. D.
2、 ( )
A. B. C. D.
3、函数 的单调增区间为( )
A. B.
C. D.
4、已知a b=(6,1),若a∥b,则 ( )
A.4 B. C.9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生 物 试 题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
一、 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对下列各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生物产生配子时基因A与a分开,D与d分开,A、a可分别与D、d自由组合
B.乙图细胞若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W、axW两种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 ②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 ④减数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 ( )
①国有土地所有制 ②地主土地所有制 ③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④集体土地所有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2.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
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农民生活艰辛
3.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的是( )
A.手工业作坊主出现 B.拥有雄厚资本的商人出现
C.机户、机工出现 D.加工定货的经营方式出现
4.对洋务运动不正确的认识是( )
A.洋务运动兼有“制内”和“御外”双重意图 B.维护清朝统治是其根本目的
C.洋务运动引进一些先进技术 D.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基础
5.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的重要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两大题12小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请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He可以作为核聚变材料。下列关于 He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为2 B.电子数为3
C.中子数为2 D.质量数为2
2.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 )
A.合金 B.半导体材料 C.催化剂 D.农药
3.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烷分子中C、H原子间是离子键 B.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是正方体
C.甲烷的结构式为CH4 D.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完全相同
4.下列关于右图所示原电池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铜片是负极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河南省通许县丽星中学11-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共60分 每小题3分)
1.下图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
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2--4题
2.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3.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4.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5.图2表示“木桶效应”,如果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种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