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330个字。
雁
教学目标:
1、品读描写雁的关键词句,感受雁的形象,理解雁的情感。
2、品读描写人的关键词句,理解文中人的形象及其作用。
3、理解作者呼吁人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情感。
说明:
本文是一篇短篇小说,文章叙述了一个两只大雁殉情而死的美丽而凄婉的故事。小说对大雁心理、神态等的描写,把受伤大雁的不屈、悲哀、伤感与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雁的内心情感的揣摩,我们感受到雁对爱情的忠贞,对自由、尊严的渴求。那都是他们的梦想。而以张家夫妇为代表的人类,他们并不了解大雁的情感和心灵,对私利的追求成了他们生活中的核心,他们收留受伤的母雁只是因为能获得雁蛋,他们目睹孤雁在天空盘旋,想的只是可以吃大雁肉了。最终两只雁一起倒在地上,死了头颈还向着天空,这一幕如同一个定格的镜头,让我们悲哀伤心之余,也受到了内心的强烈震撼。人类为了追求利益扼杀了雁的梦想,人的形象与雁的形象互为反衬,侧面烘托出雁的可贵品质,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沉思。小说的叙述与描写都很精彩,全文故事结构紧凑,叙述简练而生动,大雁的心理活动揭示得很生动,朗读品味这些内容,有利于深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品读描写雁的关键词句,感受雁的形象,理解雁的情感。
2、难点:理解文中人的形象及其作用,理解作者呼吁人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情感。
说明:
本文的故事情节、语言表达本身并不难懂,但透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是深沉浓烈
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是深刻的。对于初二学生而言理解会有难度。文章的结尾——两只
大雁头颈相交,死死地缠在一起,殉情而死的画面最能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由结尾入手,
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中描写雁的关键词句,才能感受到雁对爱情、自由、尊严的梦想,我把
感受雁的形象,理解雁的情感,定为教学重点。此外,以张家夫妇为代表的人类,为了追求
利益扼杀了雁的梦想。让学生分析张家夫妇及村民们的残酷寡情,把握侧面烘托对表现小说
主题的作用,进而引发对如何对待生命的沉思,把握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作者呼
吁人类“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的思想情感。我把这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朗读、圈划、讨论、交流等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1、导入:“秋天到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对于大雁,我们既熟悉又陌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大雁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2、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当代军旅作家石钟山的小说《雁》,-板书:雁。看看他笔下的“雁”演绎了一段怎样美丽而凄婉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本97页,让我们一起走进大雁的情感世界。 1、雁是候鸟,春天往北飞,秋天往南飞。还是一种有情有义的鸟,对爱情很忠贞,如果一双雁中有一只死了,另一只就终身不再找配偶。
通过对雁的生
活习性的了解导入新课,让学生初步了解雁有对配偶忠贞的习性,为学习本文作好铺垫,创设凄婉哀伤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