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4910字。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及其被粉碎,了解国统区危机的表现。
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史实和历史现象。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并查找资料;课堂上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主动学习,相互合作,多角度、多途径地探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实力对比并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人民解放军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民心,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从而成功地粉碎了敌人的全面与重点进攻。
教学重、难点: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与重点进攻。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讨论法、角色扮演、谈话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乡土教材(《威海历史》)等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老师用一、两句话概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形势)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八年抗战,胜利来之不易,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安宁,而蒋介石却打着“和平、民主”的幌子,实际上与人民意愿背道而驰,结果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哪位同学给大家简单概括一下第13课我们都学过哪些内容?
生:上节课我们学过1945年8月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并签订《双十协定》,还有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其实这都是蒋介石搞的和平阴谋,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再次爆发。
师:说得太好了,请坐。1946年6月,内战再次爆发,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捍卫和平与民主的解放战争就此揭开了序幕。国共两党逐鹿中原,胜负如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第14课《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展示学习目标并板书:《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新授:
一、粉碎全面进攻(板书)1946、6——1947、2
师:为什么称作全面进攻?
生:战争一开始,国民党军队就对全国各个解放区都发动了进攻
师:由实力对比来看,共产党与国民党谁占绝对优势?(大屏幕展示《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表》)
生:(齐答)国民党
师:对,所以请学生们站在人民解放军的立场上思考怎样做才能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回答得很好的同学,可奖励一张积分卡。
生:敌人对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战线铺得太长,我们可以攻打它的薄弱阵地。
生:我们可以转移,把空城留给敌人。
生:我们首先得有打败敌人的信心,不能在心理上输给敌人,其次是针对敌人兵力分散情况,我们可以集中兵力,造成局部优势。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一定道理,我们来看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请看大屏幕:(放映资料片,使学生明确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运动战)(学生解释:不固守一城一地,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师:事实证明运动战是一种极为行之有效的作战方针,这样在战争开始的八个月里,解放区军民积极作战,歼敌71万人,从而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受挫后,机动兵力锐减,被迫于1947年3月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这就是本课我们要学习的第二个问题:粉碎重点进攻
二、粉碎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板书)1947、3——1947、8
师:同学们都把自己想象成蒋介石,请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选择进攻这两个解放区?(同桌讨论,角色扮演)
生:我认为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对于共产党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陕甘宁解放区更是其心脏,攻下了它就从思想上瓦解了共产党的斗志。
生: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兵力较少,容易攻取。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在理,那国民党也是这样认为的吗?请看大屏幕:(放映资料片——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原因。)
师:敌人把计划设计得看似天衣无缝,结果如何?它能如愿吗?(放映资料片,展示敌人重点进攻陕甘宁解放区以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的情景。)
师: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后,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与敌人周旋,请看示意图:(大屏幕展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路线示意图》,老师简单讲解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四次战役,并使学生明确我军转战陕北的路线。这里可让学生提问相关问题,师生共同解答。根据具体情况,可奖励积分卡)
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同学们有没有疑问?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生:老师,我想问个问题,什么是“蘑菇”战术?
师:我刚刚想给大家解释一下,现在我想把问题放给同学们自己,谁能帮他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生:就是与敌人兜圈子,转得敌人摸不着东南西北,把它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把它消灭掉。
师:解释得很好,奖励一张积分卡(2分),还有其它问题吗?
生: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这算是逃跑吗?
师:是不是逃跑?被敌人吓跑了,是吗?
生:(齐答)不是!
师:那是什么战术?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