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创新设计历史一轮复习“第二章六大主题”专项训练试题(12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3届高考《创新设计》历史一轮复习训练(12份)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1-16古代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经济.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1-17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2-18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2-19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3-20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3-21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4-22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4-23工业革命.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5-24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5-25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6-26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2-6-27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doc(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1.(延安月考)2012年是农历龙年,在古代中国以及今天农村的许多地方,每当天久旱不雨时,人们就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那么,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 B.农业生产 C.祭祀祖先 D.纪念庆典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社会的风俗——祭拜龙王形成的原因。从材料可以看出,人们祭拜龙王是希望风调雨顺,农作物获得丰收。这说明这一风俗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生产。
答案 B
2.(承德模拟)工具的改进是促进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图一相比,图二工具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C.节省了人力 D.灌溉不受水源限制
解析 注意利用图片本身隐含的信息,在动力方面一个是人力,另一个是利用自然流水的冲力,故C项正确。
答案 C
3.(正定中学月考)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犁具 B.灌溉工具
C.播种工具 D.除草工具
答案 C
4.(辽宁沈阳模拟)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 )。
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解析 “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从“社稷”的含义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答案 B
5.(南平摸底)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说明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C.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D.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田庄经济既能满足吃饭穿衣,又能满足医疗药物所需。由此可见,田庄里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解析 从图片中可以得到信息:带“贝”的文字大都与商业有关,由此可判断出正确答案。
答案 D
2.(教考网)“……掌典10人,贴书69人,印匠81人,雕匠6人,铸匠2人,杂役12人,廪给各有差。所用之纸,初自置场,以交子务官兼领,后虑其有弊,以他官董其事。”这段古文字的撰写者不会早于( )。
A.汉朝 B.东晋 C.唐朝 D.宋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以交子务官兼领”是解题的关键,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纸币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宋代。
答案 D
3.(改编)“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这首唐诗反映的信息有( )。
①唐朝商人经营范围广泛 ②当时商品种类很多 ③唐朝政府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唐朝存在贩卖人口现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答案 C
4.(汉中摸底)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这个“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答案 C
5.(2011•四川文综,15)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上述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 )。
A.仍是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
解析 材料数据表明当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世界的1/3,故此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D项正确。当时英国正进行工业革命,并且近代科技发达,英国已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中心,故A项错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是英国,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尚未出现,故C项错误。
答案 D
6.(正定中学月考)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