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创新设计历史一轮复习“第三章六大主题”专项训练试题(10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18 11:51: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10份)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1-28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1-29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2-30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与文学艺术.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3-31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3-3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理论.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4-33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4-34启蒙运动.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5-35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5-36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doc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3-6-37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doc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1.(南充期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指用草做成的狗形,供祭祀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
  A.“仁者爱人”
  B.“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C.“与人为善,暖于布帛”
  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材料中“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明显是道家学说的主张。备选项中A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主张,C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D是儒家荀子的思想主张。
  答案 B
  2.(通泰扬三市三模)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表明他(  )。
  A.强调“大一统”   B.推崇法的作用
  C.主张顺应自然    D.相信天人感应
  解析 A、D两项为董仲舒思想主张,B项为韩非子的主张,C项为老子的观点。
  答案 C
  3.(咸阳模拟)2011年3月温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和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思想与温总理认识有相似性的是(  )。
  A.儒家的“仁政”“德治”    B.墨家的“兼爱”“尚贤”
  C.儒家的“礼治”      D.法家的“法治”“变革”
  解析 温总理站在政策制定者的立场强调重视人民的利益,这与“仁政”、“德治”的内涵一致,故选A项。
  答案 A
  4.(石家庄月考)右图所示的场景中,
  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考查内容为诸子百家的思想。C项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其他现象都有可能。故选C。
  答案 C
  5.(福州月考)如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解析 韩非子认为法、术、势都是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5分)
  1.(基础精典)“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出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学伦理道德
  答案 D
  2.(汉中模拟)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永馨。”此人应是
  (  )。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李贽
  答案 C
  3.(河北衡水中学三调)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
  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
  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解析 从材料中的《春秋》、《老》、《庄》、参禅等信息可知德清禅师主张儒、道、佛三教合一。
  答案 A
  4.(南京月考)以下是某部著作中的一段师生对话。生:“必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如何?”师:“此本兄先后之可言,然比欲推其所从来,则需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印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其中的“师”是指(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解析 材料中“师”的意思是,“理”在“气”先,由“理”生“气”;“理”在“气”中,相互依存。“气”是物质材料(金水木火土),“理”是道德准则(仁义礼智信)。这反映了朱熹的理学思想。
  答案 B
  5.(张家口模拟)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图片材料、综合分析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属于中等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有重要影响。从图片中明朝儒学家籍贯主要集中在江南,可以判断这与古代经济重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