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永远的冰心,永远的童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七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8/23 21:36: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40个字。

  备课资料:永远的冰心,永远的童心
  吴晓东
  以歌颂童心、大自然以及人类之爱著称的冰心生于1900年,1999年去世,可以说是完整地经历了20世纪。在许多文学史家眼中,冰心是我们20世纪的童心、母爱和良知的象征。
  冰心最辉煌的文学创作期是在五四时期。五四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青春时期,那一代作家们大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天真、热情,充满朝气,也充满幻想,热爱生命,也热爱大自然。“1919”五四运动这一年,冰心19岁,真正地是一个“五四之女”,她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感召而开始创作,她的创作,特别是著名的小诗《春水》和《繁星》,还有写给儿童的通信集《寄小读者》《山中杂记》等,也成了五四历史青春期的最好的体现;现如今,《寄小读者》《山中杂记》更是整个现代中国的儿童文学几乎不可企及的圣典。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童心、母爱、自然的主题,核心思想是爱的哲学。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春水•一〇五》)典型地反映了冰心的哲理和思想:童心、母爱、自然,三位一体。“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诗中的“我”、“母亲”、“小舟”、“大海”所构成的,是宇宙中最美好也最和谐的一幅图景。
  再如《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不妨同那首《春水》对比一下。如果说《春水》开篇“我在母亲的怀里”,像一个电影的特写镜头,慢慢拉成一个小舟、明月、大海的全景式的广阔画面,那么,《繁星》一篇则从“月明的园中”的全景式镜头推成“我”在母亲的膝上的特写;而最终,这两首诗都表现了“我”“母亲”“大自然”三者的一体。
  冰心在五四时期的散文还以风格清丽、文字典雅著称,尤其所谓“冰心体”的语言更是名扬一时。究竟什么是“冰心体”语言?我以为,它的特点之一是,在文体上追求“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简单地说,是在白话文的写作中自觉地加入文言成分,同时在现代汉语的习惯和方法中融合西方语言的句式和语法。比如《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气的话》,很可以代表这种“冰心体”语言的追求。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冰心对古诗的借用。在该文中冰心试图比较“周围是大海,与周围是乱山”的不同滋味,(请你自己也想想看,你的周围是大海,与你周围被大山环抱,两种心情有什么区别?你自己怎样写出这种区别?)这也可以说是冰心给自己出的一个难题。结果,冰心到古人那里去求救,通过引用古诗,使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又颇给人别开生面之感:
  比如说海上山上看月出,古诗说:“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细细咀嚼,这两句形容乱山,形容得极好,而光景何等臃肿,崎岖,僵冷,读了不使人生快感。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光景却何等妩婿,遥远,璀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