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全科,含英语听力)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化学.doc
2011-12高一英语模块四考试听力材料_new.mp3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地理.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历史.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生物.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数学.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物理.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英语.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语文.doc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题政治.doc广东实验中学2011—2012学年(下)高一级模块四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七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皈依(ɡuī) 靛青(diàn) 孱头(càn) 逡巡(jùn) 相形见绌(chù)
B.惶遽(jù) 攫住 (jué) 狗彘(zhì) 数罟(cù) 遭了瘟(yūn)
C.思忖(cǔn) 鬓毛(bìn) 发噱(xué) 小觑(qù) 跄跄踉踉(qiànɡ)
D.口讷(nà) 惶悚(sǒnɡ) 啖指(dàn) 辎重(zī) 自隳志气(huī)
2.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阖家 自诩 藩篱 矫揉造作 美轮美奂
B.消蚀 缔构 暴殄 为尊者讳 葳葳蕤蕤
C.差池 见谕 镂刻 分道阳镳 匪夷所思
D.垓心 敌忾 跬步 掎角之势 谪戌之众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名运动员看上去一副弱不胜衣的样子,实际上,他身体健康,骨骼强健,耐力和速度非一般人可比。
B.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B.记者来到卧龙镇人民政府南侧的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前,只见这座被称为“中国唯一大熊猫博物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山下,周围流水淙淙,绿树成荫。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近来,有些地方发生了利用短信诈骗银行卡持卡人的案件,且欺诈手法多样,出现了借口中奖、催款、退税等为名的新型欺诈。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后40回由高鹗续。
B.《师说》的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C.鲁迅,又名周树人,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而已集》、《且介亭集》等。
D.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著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他的作品情节荒诞不经,但蕴含深意,对现代主义各派产生过重大影响。
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