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9/7 10:07: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00个字。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金东方学校李发玉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观看了不少抗震救灾的场面,大家感同身受,也纷纷为他们慷慨解囊。可能有人会感叹:生命原来如此的脆弱。但是,我希望大家更应该体会到:每天可以观赏白云蓝天,欣赏红花绿草,品尝美味佳肴,我们…活着真好,特别是在节假日,我们会觉得更加轻松愉快!作家汪曾祺先生就很喜欢端午节,尤其怀恋端午的鸭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品一品《端午的鸭蛋》。(板书课题)
  对于端午的来历有多种说法,我比较赞成这一种:(媒体显示)
  端午的来历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作为宜昌人,我们自豪地说,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那么你知道哪些呢?(生答:吃粽子、赛龙舟、吃鸡蛋或鸭蛋……)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请郭星辰同学朗读第一段,大家思考:1、课文中具体写了作者家乡端午节的哪些风俗?2、回答郭星辰、邓雨霏、曾琦、陈小雨同学的问题:文章开头为什么不直接写端午的鸭蛋,而用那么多笔墨写当地的习俗。
  师:谁回答第一个问题,要尽可能的准确。
  向海波:有系百索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画虎字、吃十二红。
  梅帆:“画虎字”应属于“放黄烟子”,因为书上说了“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
  师:梅帆同学说得很对,那么这些风俗与端午的鸭蛋有何作用呢?
  鲁英琦:通过预习,我认为本文不仅在写端午的鸭蛋,更多的是表达对儿时的怀念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因此写这些风俗并不奇怪。
  王莹莹:渲染端午气氛是为文章的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背景,让我们了解更多的东西。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