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57
- 资源简介:
约2860个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一、素质教育目标
1. 知识和能力
(1 )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了解《战国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
(1 )朗读课文,培养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2 )合作探究,体味本文写作技巧之妙,分析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齐威王这两个人物形象。
2. 领悟文章高超的写作技巧和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括(5分钟)PPT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疏通了文意,讲到它是《战国策》里的名篇,而《战国策》堪称中国古代散文的典范,那作为名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到底美在哪里?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寻——
板书: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下面我找同学来读一下。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PPT2
提示:“六要素”法(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不重要的要素可以忽略。
(二)解题(2分钟)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了,它包含哪些内容?
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兼语句式点明文章讲述的是两件事。
全文围绕着哪个字而展开?(讽)
板书:讽
(三)品味构思精巧之妙(10分钟)
1. 文章哪一个自然段写的是“讽”?——第二自然段。
那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比美)它是如何转到写“讽”上来的,抓住一个关键人物、一个关键字。——邹忌、“思”
板书:思邹忌
“思”字是最能体现邹忌这个人物特点的一个字。邹忌在三问之后,从妻、妾、客得到美于徐公的答案。邹忌又是怎么做的?(明日徐公来……)说明邹忌有什么样的品质?(自知之明)
板书:自知之明
于是“暮寝而思之”。请一位同学读一下邹忌“思”的内容,再找一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你们认为他翻译得好不好?在不同的语境下,这三个“美我”的意思是否相同?妻、妾、客从内心里都认为“我”美吗?
对于妻子,情人眼里出西施。俗话说:“刺猬夸儿光,狐狸夸儿香”,别说邹忌本来就挺美,就算不美,在爱人眼里他仍然是最美的。文中交代邹忌美吗?妻子的态度从哪句话可以看出?热情地赞扬“君美甚”,打心眼里就“认为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