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全科试题(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英语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doc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政治试题.doc。
嘉峪关市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一、课本内容考查(1—3题,9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对各篇作品相应文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大堰河——我的保姆》——《荆轲刺秦王》——《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包身工》
A.诗歌——散文——新闻——新闻
B.诗歌——散文——新闻——散文
C.诗歌——散文——新闻——报告文学
D.诗歌——散文——散文——新闻
2.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记念刘和珍君》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庸人”——指那些终日无所事事、生活空虚无聊因而围观进步人士被杀、以谈论流血牺牲为乐趣的人,鲁迅先生对他们是彻底绝望的。
B.“有恶意的闲人”——指那些造谣诽谤、污蔑死难烈士、为反动政府甘做帮凶的文人学者,鲁迅先生对他们深恶痛绝、将斗争的矛头明确指向他们。
C.“八国联军”——是指1926年“三一八”惨案之前,由日本纠集的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多国部队,准备进攻京津地区,不同于清末光绪年间胁迫请政府签订《辛丑条约》的八国联军。
D.“苟活者”——是鲁迅先生自指,也是鲁迅先生的自我贬损之词,表现出鲁迅先生严酷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先生的自我贬损映衬出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猛士”形象。
3.下列对相关段句的修辞或表现手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望舒的名诗《雨巷》中的“丁香”属于比喻意象,可以看做是诗人迷茫彷徨时艰难的内心追求。这首诗通篇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
B.艾青的名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 妇女形象。
C.《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对易水、西风、白衣冠的描写,主要是为了渲染悲壮的气氛,同时暗示荆轲壮烈牺牲的结局,从而制造悬念、推动了故事情节。
D.在《包身工》中,夏衍如实记录了工头对包身工侮辱性称 谓,比如“懒虫”、“猪猡”、“芦柴棒”等,如果从修辞来看,这些称谓属于比喻中的暗喻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每题选择题3分,翻译10分。)
徒单恭,本 名斜也。斜也贪鄙,使工绘一佛像,自称尝见佛,其像如此,当以金铸之。遂赋属县金,而未尝铸佛,尽入其家,百姓号为“金总管”。秉德①廉访官吏,斜也以赃免。
海陵②篡立,海陵后徒单氏,斜也女,由是复用为会宁牧,封王。未几,拜平章政事,海陵猎于胡剌浑水,斜也编列围场,凡平日不相能者辄杖之。海陵谓宰相曰:“斜也为相,朕非私之。今闻军国大事凡斜也所言,卿等一无取,岂千虑无一得 乎?”他宰相无以对,温都思忠举数事对曰:“某事本当如此,斜也辄以为如彼,皆妄生异议,不达事宜。臣逮事康宗,累朝宰相未尝有如斜也专恣者。”海陵默然。斜也于都堂脊杖令史冯仲尹,御史台劾之,海陵杖之二十。斜也猛安部人撒合出者,言斜也强率取部人财物。海陵命侍御史保鲁鞫③之。保鲁鞫不以实,海陵杖保鲁,而以撒合出为符宝祗候。
斜也兄定哥尚太祖长女兀鲁,定哥死无子,以季弟之子查剌为后。斜也谋取其兄家财,强 纳兀鲁为室而不相能,兀鲁尝怨詈斜也。斜也妾忽挞与兀鲁不叶,乃谮兀鲁于海陵后徒单氏曰:“兀鲁怨上杀其兄宗敏,有怨望语。”会韩王亨改广宁尹,诸公主宗妇往贺其母,兀鲁以言慰亨母,忽挞亦以怨望指斥诬兀鲁。海陵使萧裕鞫之,忽挞得幸于徒单后,左验皆不敢言,遂杀兀鲁,斜也因而尽夺查剌家财。大定间皆追正之。海陵以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