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题(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5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6 18:31: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全科)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ar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佛偈( jì )   角色(jiăo)   甲壳(ké )  纰缪( miÙ )  未雨绸缪(mÓu)          
  B、粗犷(guǎng)  殷红(yān)   渊薮(sǒu ) 瓜蔓( wàn  )  顺蔓摸瓜(wàn)      
  C、豢养(juàn)  拙笨(zhuō)  压轴(zhÒu) 掂量(diān)   踮起脚尖(diān)  
  D、坍圮( pǐ )   戕灭(qiāng) 觇视(chān ) 怏怏(yāng )  泱泱大国(yāng)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伊拉克政府方面宣布,当天,在数小时之内,巴格达10个地区至少发生了10起以上爆炸事件。这是几天前美军宣布结束伊拉克战争,全部撤离伊拉克后,巴格达发生的第一起袭击案,也是近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袭击案之一。
  B、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
  C、为方便市民更好地进行哀悼活动,朝鲜政府在各个哀悼场所安排了许多工作人员帮助维持秩序,一些哀悼场所还配备了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帮助因过度悲伤而发生意外的市民。
  D、南海争端问题一直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不论是军事爱好者和专家学者,都经常发表各自的意见。
  3、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个是(    )(3分)
  借助于网络,诗歌的发展好像是如虎添翼了,诗人何止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我们处在一个卡拉OK式的自娱自乐的时代,卡拉OK时代满足了人人当歌星的欲望,也满足了诗歌爱好者人人当诗人的愿望。于是我们拥有了庞大的卡拉OK式的诗人群体,产生了汗牛充栋的卡拉OK歌曲式的诗作。然而,不再有类似郭小川《一个和八个》那样的诗作改成电影大获成功;也不再有叶文福《将军你不能这样做》那样的百家争鸣之作,再没有朦胧诗那样的被聚焦关注的诗歌流派,再没有北岛、顾城、海子、余光中、席慕蓉,甚至汪国真那样凝聚更多眼球的诗人。
  A如虎添翼       B雨后春笋       C汗牛充栋       D百家争鸣
  4、对以下一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因为除了本身客观真实的事迹外,作者生动的形象、淋漓恣肆的议论抒情可谓功不可没。②可以适当插入一些生动的形象描写,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有一些活泼的评说,增加一点抒情或议论的文学色彩。
  ③但单调的记述难免枯燥乏味,传记因此也常常要求有一定的文学性。
  ④如果去掉这些抒情议论,文章将变得平淡如水。
  ⑤传记力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叙述风格不必过于华丽。
  ⑥我们在读那些优秀的传记时往往都深受感染。
  A、⑥①②④⑤③   B、⑥①⑤③②④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③⑥②④①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①报仇,藏命作奸剽攻②,休乃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③。非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倨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④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地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题2分,共计60分)
  1.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或借助望远镜,看见的星光闪烁的天体是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2.图1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图1
  A.A             B.B             C.C              D.D
  3.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A.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和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4.《管子》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关于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5.一美国游人在我国大西北单独“背包”旅游时,突然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气候变化                        B.黑子和耀斑的强烈活动
  C.太阳活动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产生极光所至
  6.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由外到里依次是
  A.地核--地幔--地壳                  B.软流层--地幔--地核 
  C.地壳--地核--地幔                  D.地壳--地幔--地核
  2.图2中的圆圈表示地球的赤道,圆心表示极点,圆圈外的
  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当从甲地向极点方向发射导弹时,
  导弹前进的方向最有可能的是
  A.①方向                    B.②方向  
  C.③方向                    D.以上三个都不是
  8.依据上题原理,长江向东流入东海的入海口的南岸
  A.以泥沙沉积为主      
  B.适合修建海水浴场 
  C.适合建设港口   
  D.将与江心沙岛相连                                     
  9.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10.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黄赤交角的存在
  11.某日,甲地的昼长为16小时,则甲地该日日落的地方时是
  A.20时            B.18时           C.17时            D.16时
  12.汕头6月份的太阳辐射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政 治 试 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 学生小吴近日在拍拍网上购买了一套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祥和如意乐羊羊”毛绒小挂饰,并通过对付宝支付了150元。这次网购过程中的货币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④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同等价位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功能和质量;相同功能和质量的商品,消费者往往关注其价格。这是因为
  A.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B.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C.质量和价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D.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一种商品价格(P)上涨,会引起其替代商品(Q1)需求量的变化,同时也会引起其互补商品(Q2)需求量的变化。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它们之间的变动关系的是  
  4. 受灾害天气影响,面粉加工企业普遍预期小麦价格将上涨,纷纷抢购新小麦,小麦收购价格一度大涨。为稳定粮价,2010年7月23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向市场投放500万吨小麦。从经济学角度看,上述材料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供求变化直接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国家恰当干预有利于经济稳定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④价格涨跌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 一个江洋大盗正在悄悄光顾中国。它被称为“世界上的头号窃贼”,一出现就不声响地从所有人手中窃取财富。不过这个大盗却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施舍者,“它对债务人、不动产所有者的赠予超过了所有的慈善事业、捐献、捐赠的总和”。这个让有些人发财有些人崩溃的家伙,就是
  A.通货膨胀          B.人民币升值          C.通货紧缩          D.加息
  6. 央视春晚的小品《不差钱》中的几句台词已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尤其是那句“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没了,钱没花完”。 这句台词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C.绿色消费是可持续性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级英语试题
  完形填空(总分30分  每题2分)
  Last Friday, after doing all the family shopping in the town. I wanted to have a rest before catching the rain. I __1__ a newspaper and some chocolate and __2__ into the station coffee shop. It was a cheap self-service place with long tables to   3   at. I put my heavy bag down on the floor,   4   the newspaper and the chocolate on the table and then went to get a cup of coffee.
  When I came back with the coffee, There was someone __5__ in the next seat. He was a boy, with dark glasses and old clothes, and hair  6   bright red at the front. He had started to eat my chocolate!
  Naturally, I was rather uneasy about him, but I didn’t want to have any __7__. I just read the newspaper, tasted my coffee and took a bit of chocolate. The boy looked at me in __8__.Then he took a
  9  piece of my chocolate. I could hardly  10  it. Still I didn’t say anything to him. When he took a third piece, I felt more angry than uneasy. I thought, “Well, I shall have the last piece.” And I got it.
  The boy gave me a strange look, then __11__ up. As he left, he shouted out, “There’s something
  12  with that woman!” Everyone looked at me, but I didn’t want to  13  with the boy, so I iet. I did not realize that I had __14__ a mistantil I finished my coffee and was ready to __15__. My face turned red when I saw my unopened chocolate under the newspaper. The chocolate that I had been eating was the boy’s!
  1. A.stole   B.bought      C.sold      D.wrote
  2. A.went            B.sat         C.seated      D.looked
  3. A.sit        B.seat        C.lie        D.laugh
  4. A.pushed       B.took        C. put        D.pulled
  5. A.jumping      B.playing        C.sitting      D.sleeping
  6. A.cut        B.washed       C.covered      D.colored
  7. A.coffee       B.trouble        C.chocolate     D.matter
  8. A.carelessness      B.anger        C.surprise     D.happiness
  9. A.first      B.second        C.very        D.last
  10. A.see            B.touch         C.get           D.believe
  11.A.stood        B. took        C.cried       D.looked
  12.A.strange   B.wrong       C.OK        D.funny
  13.A.talk         B.speak         C.quarrel       D.say
  14. A.spelt        B.corrected       C.made       D.found
  15. A.finish       B.leave        C.jump       D.shop
  语法填空(总分15分, 每题1.5)
  Were you the first or the last child in your family? Or were you a middle or an only child? Some people think   16   matters where you were born in your family. But there are different ideas about  what birth order means. Some people say that oldest children,   17  are smart and strong-willed, are very likely   18  (succeed). The reason   19   this is simple. Parents have a lot of time for their first child and give him or her a lot of attention. An only child will succeed for   20   same reason. What happens to the 21 children in the family? Middle children don’t get so much attention, so they don’t feel that important. If a family has many children, the middle one sometimes gets lost in the crowd. The youngest child,   22  , often gets special treatment. Often this child grows up to be funny. But a recent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物 理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物与轻物下落的同样快。
  B.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从而得出结论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D.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
  2.以下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一组是
  A.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加速度   B.路程  平均速度  加速度
  C.位移  加速度  平均速率      D.位移   时间    加速度
  3.某同学通过以下步骤测出了从一定高度落下的排球对地面的冲击力:将一张白纸铺在水平地面上,把排球在水里弄湿,然后让排球从规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并在白纸上留下球的水印。再将印有水印的白纸铺在台秤上,将球放在纸上的水印中心,缓慢地向下压球,使排球与纸接触部分逐渐发生形变直至刚好遮住水印,记下此时台秤的示数,即为冲击力最大值。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该同学的方法相同的是
  A.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B.建立“质点”的概念
  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D.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
  4.在国际单位制中,作为基本单位的物理量一组是
  A.密度  加速度   质量     电流            B.千克   米   秒    安培
  C.质量 长度   时间    物质的量            D.厘米  克   小时   伏特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特性,惯性大小不仅与质量有关,还与物体的材料、形状等有关
  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相同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效应, 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
  B.有受力物体就一定有施力物体‘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
  D.一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7.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成正比
  C.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不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D.静止的物体一定不会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8.某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其 图像如图1所示,规定
  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s~1s内,物体做曲线运动                                  
  B.在ls~2s内,物体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
  C.在1s~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4m/s2
  D.在3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
  9.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对物体施加一个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数 学 试 题
  本试卷共4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 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
  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或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
  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2.与函数 有相同的图像的函数是(     )
  A.                               B.  
  C.                  D.
  3.直线 的倾斜角是(    )
  A.30°              B.120°              C. 60°            D.150°
  4.如图⑴、⑵、⑶、⑷是四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四个几何体依次分别是(    )
  A.三棱台、三棱柱、圆锥、圆台         B.三棱台、三棱锥、圆锥、圆台  
  C.三棱柱、四棱锥、圆锥、圆台            D.三棱柱、三棱台、圆锥、圆台
  5.点 到点 的距离相等,则x的值为(    ).
  A.                 B.1               C.               D.2 
  6.函数 的零点落在区间
  A.(2,2.25)       B.(2.25,2.5)    C.(2.5,2.75)    D.(2.75,3)
  7.在空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两直线 与直线l所成的角相等,那么
  B.若两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相等,那么
  C.如果直线l与两平面 , 所成的角都是直角,那么
  D.若平面 与两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都是直二面角,那么
  8.已知点 是圆 的弦 的中点,则直线 的方程是(    )
  A.                         B.  
  C.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生 物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Hooke)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2、如图所示,①②为物镜;③④为目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和玻片之间的距离。那么,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量最多?(     )        
  A.②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3、下列关于“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最多              B.组成细胞的重要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C.多糖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      D.蛋白质分子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构成的
  4、蛋白质的生理作用包括 (      )
  ①构成染色体       ②构成生物膜          ③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构成多种酶       ⑤组成各种激素        ⑥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⑥
  5、下表是“生物组织中的有关物质检测”实验方案设计中,选用的试剂与相应的待测样品、相的结果预测、正确的一项是                               
  6、有的植物能生存在干旱的地方。下列关于耐旱植物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B.细胞液浓度高,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C.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少,代谢缓慢       D.细胞液浓度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
  7、紫色水萝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已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清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温,随着水温的增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   )
  A.细胞壁在加温中受到破坏             B.加温使化学物质发生了反应
  C.水温增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D.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8、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B.蓝藻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的时候也能形成染色体
  C.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态
  D.染色质或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
  9、在下列物质中,将其中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分子(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历 史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选出来填涂在卡上;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
  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
  2.下图是西周初年的分封图,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多分布在经济富庶地区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④分封制导致了各诸侯国割据混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西汉中朝制度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5.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也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官员人浮于事             B. 宋代科举考试的发展  
  C.宋代强化中央集权             D. 宋代吸取了前代的教训
  6.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7.明初,朝臣建议建文帝削藩。随后,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最后占领南京,夺取帝位。此事说明当时
  A.实行了分封制            B.设立了军机处    C.实行了内阁制         D.废除了丞相制
  8.“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9.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级 化 学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36分,第Ⅱ卷64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第Ⅱ卷时,用黑色墨水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题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K—39   Na—23  Cu—64  Al—27  S—32  Cl—35.5  Zn—65
  第Ⅰ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36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硬铝          B.水银           C.黄铜         D.钢铁
  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这种物质是(  )
  A.硫酸           B.烧碱             C.盐酸          D.氢氟酸
  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下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5.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的是         (    )
  6.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所以硅酸的酸性小于碳酸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铝比铁活泼,所以铝比铁更容易被腐蚀
  D.正常雨水批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7.下列各组中,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物质的溶液的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没有沉淀的一组是(    )
  A.BaCl2溶液、NaNO3溶液、AgNO3溶液    B.Ba(OH)2溶液、CuCl2溶液、Na2SO4溶液
  C.AlCl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      D.Na2CO3溶液、FeCl2溶液、H2SO4溶液
  8.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3 mol•L-1氯酸钠溶液         B.75 mL 3 mol•L-1氯化钙溶液
  C.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         D.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