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不求甚解·谈读书》学练方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1/8 21:16:4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140个字。

  《短文两篇》学练方案
  山东刘一心
  ☆课文导读
  《谈读书》这篇随笔,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既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又阐述了读书的方法,还告诉大家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的道理。本文写法也不同一般,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对世人进行谆谆告诫。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章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基础过关
  一、读音辨析
  怡情(yí)  统筹(chóu)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  咀嚼(jǔ  jué)蒸馏(liú)  聪颖(yǐnɡ)
  滞碍(zhì)  睾肾(ɡāo)劝诫(jiè)  吹毛求疵(cī)
  要诀(jué)  豁然贯通(huò)迂腐(yū)大而无当(dànɡ)
  二、词语释义
  藻饰:修饰文辞。怡情:使心情愉快。狡黠:狡诈。
  诘难:诘间,为难。滞碍: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领会主旨,不死抠字眼。现多指只满足于了解个大概,不作深入理解。
  咬文嚼字:认真推敲字句的意义和正误。有时含有贬义,指过分注重文字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
  豁然贯通:形容(久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明白过来,迎刃而解。
  学究:迂腐的读书人。
  开卷有益:读书有益处,有收获。
  三、作家作品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邓拓(1912—1966),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1966年在文革中迫害致死。重要作品为《燕山夜话》。《燕山夜话》是马南邨的杂文集。1961年作者应《北京晚报》要求,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利用工作之余为《燕山夜话》撰写了152篇专稿,主要是知识性的杂文,内容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旗帜鲜明,议论风生,也能切中时弊;短小精炼,语言流畅。是利用杂文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有益尝试,颇受人民的欢迎喜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