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6 7: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陈奂生上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领会本篇当代小说独具辩证特色的主题和陈奂生这个时代初期的农民形象的典型意义。
  2.了解我国小说揭示人物心理的传统手法。
  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作家透露的对人物的感情倾向,对人物形象做理性的分析,提高他们对人物形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分析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在物质生活富裕的今天,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品位,做一个积极向上、胸襟开阔的当代人。

  ●教学重点
  1.体会情节结构中耐人寻味的伏笔和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不同侧面的表达作用。
  2.能具体分析本文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及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和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欣赏时,可将作品与《项链》比较两者在心理描写上的异同,从而了解我国小说与西方小说在人物描写上不同的传统。
  2.研讨法。小说主题众说纷纭,到底该怎样理解,引导学生从作品本身出发进行讨论,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教具准备
1.录音机。
2.课文朗诵带。
3.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国的改革开放近些年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生活富裕了,精神有了新的追求。他们有了自己的俱乐部,他们可以坐上飞机外出旅游……这节课,我们将视线转到二十多年前的“陈奂生”身上,或许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解题
  出示投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彻底改变了农村贫困的面貌,中国农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坚信共产党能够使他们的生活逐渐好起来” 的中国农民,一旦“党制定了正确路线,逐步恢复优良的传统作风,他们的脚就一天也没有停顿地跟上来了”。崭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萌发了进取心,对精神生活有了追求。这一切都令高晓声“非常激动,非常感佩”。在这样的社会及作家情感的背景下,高晓声创作了以陈奂生为主人公的小说系列,《陈奂生上城》是其中的一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学生浏览课文。
  2.学生自由交流,整理文章结构,概括内容。
  明确:全文共有三节。第一节:写陈奂生上城卖油绳,同时展现了某类农民摆脱了残酷的饥饿,过上了温饱的日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兴奋心情。第二节:写陈奂生在车站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