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学习本文朴素而又饱含深情的语言。
2、 学习体会通过人物动作刻画形象、展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3、 理解作者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形象特征进行描写,以体现其思想性格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初步掌握通过人物动作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心理方法的能力。
2、 培养初步掌握在特定环境下展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从平凡琐事中提炼意蕴丰富的写作素材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真挚的父子之情。
2、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背影”作为文章描写的对象在文中多次出现,尤以父亲为“我”买橘子而穿铁道、攀月台那个场面的描写为最详,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难点:
1、 体会蕴涵在作者笔端的深深的父子之情。
2、理解文章中祖母的去世、家境的败落以及父亲送“我”的踌躇、细心嘱托茶房等内容对“背影”的描写起到的铺垫作用。
三、教学设计思想:
《背影》是现代著名散文作家朱自清先生的名作之一。 本文并未从正面直接对父亲进行刻画描写,而是独辟蹊径,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角度——背影,加以刻画烘托,令人不觉眼前一亮。不仅如此,文章还以动情的笔触、凝练的语言介绍了祖母的去世、父亲的赋闲、家境的日益破败等情况,这就使父亲的背影显现出一种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父亲送“我”与否的踌躇,嘱托茶房小心照料等也烘托出一种离愁别绪的哀伤,而正是在这些内容的映衬下,饱含挚爱的父亲的背影才愈加跃然纸上。
语言朴素形象而又饱含深情是本文的又一特点。文章自始至终,语句未有雕琢,不加修饰,如故人相见,娓娓道来。一词一句无不饱蘸深情,一叹一悲无不回肠荡气。读作者之父,无法不想自己之父。念作者之自责,不能不悔自己之“聪明”。之所以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