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
姓名:戚春来
工作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八高级中学
课 题 “丁香”意象的研究性阅读
课 时教 学目 标 1、探讨“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常见寓意,并借此解读现代诗词作品,加深寓意的领会。2、启发有意识地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以便准确把握其他诗词作品。3、实践诗歌的一般阅读规律,培养自主阅读、自主鉴赏的能力。
教 学设 想 我教学本课的思路是:由“丁香”切入,串起古典诗词、现代诗文,探讨这一意象在其中的寓意,加深领会。当然,侧重点在对《雨巷》进行分析。教学活动中我首先训练学生感知形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最后使学生达到认识形象意蕴的目的。在课堂上实践诗歌的一般阅读规律,培养自主阅读、自主鉴赏的能力。
实验用具及 教 具 课 件或投影片 多 媒 体
教学程序一、 导 入二、 鉴 赏(1)鉴赏古代诗词的“丁香”意象(2)鉴赏现代诗文中的“丁香”意象 教学内容要点大家知道,2002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的诗歌鉴赏题目,是鉴赏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其中要求说出诗中“折柳”的寓意。当然,现在咱们看来是一点都不难,什么寓意啊?——惜别怀远之意。然而在当时却难倒了不少考生。据统计,这一题的得分普遍低下。原因是许多考生不知道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是有着特别的含义的。因此,我觉得,咱们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现在在学近体诗,更应该有意识地去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以便准确把握其他诗词作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画面上的这种花——丁香花来作一个研究性阅读。看看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现代诗文中寓意。说实话,我们对丁香花都不是十分了解。下面,让我们在优美动人的诗乐声中一起来认识一下“丁香花”,来闻一闻它的清香,品一品它的韵味。(欣赏)这就是芬芳素雅的丁香花。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有好些吟诵丁香的名句,大家能说上来一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资料上的两首。下面给大家5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两个任务:1、理解整首诗的大意;2、提炼“丁香”的寓意。时间关系,请大家着重讨论第二首,有时间多再讨论第一首。好,赶快,待会请小组代表发言。(讨论)好,时间差不多了,下面我们请代表来说说你们小组对这首诗的理解以及“丁香”在诗中的寓意。(发言)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简析:写一女子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黄昏时分,走到楼上,想要望望远处,却又停止。玉梯横断,月亮也是缺的。暗含,情人相会被阻,不能团圆。芭蕉还没有展开,丁香还是花蕾,一副愁容,同迎着春风各自发愁。安含两人虽身处异地,但心是连在一起的,都在为不能与对方相会而愁苦。其实这里的芭蕉、丁香象征着双方。丁香:愁怨的象征。那么,在第一首诗中,“丁香空结雨中愁”又是什么寓意呢?是不是也是相似的。好,我们了解了“丁香”在古典诗词中的基本意象,或许能帮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诗词中的其他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戴望舒的《雨巷》,在诗中作者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看看是否有同样的意味。(欣赏《雨巷》)相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首诗很美。我想请同学告诉我,你体会到的是怎样一种美,把你最直接、最深的感触告诉我们。是的,我们都体验到了这首诗低沉、哀怨和无奈。我们也认同这首诗是美的。那么大家有没有考虑过,我们的这种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它美?我们说,诗歌是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朗诵,其他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