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1张ppt画面。切中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对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一个讲座课件,并附带文字教案。
品味小说讲座教案
梁淑娟
[教学目标]:
时下大多中学生钟情于武侠、言情以及新生代小说,对于武侠小说中的刀光剑影,言情小说中的山盟海誓,新生代小说中的人物的“酷”劲,留恋不已。针对学生这种读小说但很少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的情况,我向学生介绍一个正确阅读小说的方法,寓教于乐,使学生既能从读小说中得到了快乐,又能有助于语文学习。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说的重要地位。
(一)、请学生思考:小说“小”吗?小说就是用来念着玩的吗?
明确:写一本小说不容易,读一本小说也不容易。平常人读小说,往往以为既是“小”说,必无关宏旨,所以就随便一看,看完了顺手一扔,有无心得,全不过问。这个态度,据我看来,是不大对的。光是浪费了光阴么?我们要这样去读小说,何不去玩玩球,练练武术,倒还有益于身体呀?小说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见完全因为它“小”而易读,可供消遣。反之,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正因为它有它特具的作用,不是别的书籍所能替代的。化学不能代替心理学,物理学不能代替历史;同样的,别的任何书籍也都不能代替小说。小说是讲人生经验的。我们读了小说,才会明白人间,才会知道处身涉世的道理。这一点好处不是别的书籍所能供给我们的。
(1)哲学与小说:
哲学能教咱们“明白”,但是它不如小说说得那么有趣,那么亲切,那么动人,因为哲学太板着面孔说话,而小说则生龙活虎的去描写,使人感到兴趣,因而也就不知不觉地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举个例子:
哲学对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个命题是这么论述的:“对立统一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千差万别,各有自己的特点。世界万事万物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小说就不会这么板着面孔说话了。文学会通过对生活逼真详尽的描述来告诉大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道理。比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问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主人公孙少安与润叶、李向前、秀莲的矛盾(少安因为是农民身份而拒绝了润叶的爱情,润叶因为被拒绝而无奈嫁给了李向前,但是只有夫妻的名份而没有夫妻之实,李向前一如既往的爱着润叶,直到李向钱失去了双腿一定要与润叶离婚的时候,润叶却又坚持服侍李向前。孙少安办起了砖厂,秀莲萌生分家的念头,少安心感歉意,与父亲孙玉厚有这样一段对白:“他(玉厚)抽完一袋烟,才思思虑虑地说:‘你的心意爸爸理解,爸爸正准备和你拉谈拉谈——我们不能搬过去住。我和你妈商量过了,从今以后,你和秀莲应该单独过日子。’‘你说分家?不’少安叫道,——‘你不要说了,爸爸’少安皱着眉头,‘我不能甩下你们不管,这家不能分你不要担心秀莲会怎样,总有我哩’”),孙少平与田小霞的爱情矛盾(孙少平与田小霞爱情经过种种波折终于快要修成正果的时候,田晓霞却在一次采访中意外的死去,让孙少平痛不欲生。)小说通过这样或是那样的生活情景形象地展示了人世间无处不在的矛盾。
(2)历史与小说:历史也写人间,似乎与小说相同。可是,一般的说,历史往往缺乏着文艺性,使人念了头疼;即使含有文艺性,也不能象小说那样圆满生动,活龙活现。历史可以近乎小说,但代替不了小说。
历史学上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展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