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案31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以〈芦花荡〉为例,理解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学会运用环境描写
一、复习导课:
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你能说出小说的三要素吗?(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小说的主要人物有(老头子、大菱、小菱),小说的故事情节是()这节课我想与大家共同品味文章中的环境描写,领略作者那优美的文笔、悠远的意蕴和丰富的情感。这对同学们学习语文,提高写作水平有帮助。
我们先来回顾课文中的几个片断,看看大家把握得如何,领悟的深不深。
二、用例:寻找环境描写句段,体会作用,教给学生方法
我们来逐段品味一下,体会它在叙事中的作用。
第一段是小说开头的一段环境描写,明显的可感到什么样的气氛?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风泛起涟漪,给人要滴落下来的幻觉。)
(写出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感情。)
(写出苇子长势旺盛。也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生:紧张的战斗气氛
师:很好,哪位同学说说哪些词句表现了紧张的战斗气氛?
生:“敌人”“炮楼”“小鸟”的白天与黑夜。
师:就是这样一种严酷而紧张的战斗气氛下,作者写景却不同,你们感觉到了吗?找一找,看看哪些词句表现了这一特点?
生:“星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师:能说说这两句的妙处吗?
(引导多角度思考:句式、用词、意境、虚实、想象、韵味、情感等)(多位学生补充,不归纳,只纠正不准确的,肯定和表扬正确的)
确定:首句是写淀水平静,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后句写微风吹拂下的淀水,星光在水面跳跃,闪烁,给人以幻觉。“浸”静态描写,星光微弱,都能在湖面上到映,足见水面平静。“滴落”动态描写,有风却不大,水面荡起微微的涟漪。
如诗如画的月下苇淀静谧而神奇。
师:从这些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对荷花淀的喜爱,对家乡的喜爱,(只有喜爱的事物才会写得那么美妙)
师: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形成巨大的反差,但优美静谧的环境与人物心境相和谐,体现了战斗的诗情画意,这正是“荷花淀”派文学的特点:清新、质朴、自然写意。
师:这段里有一个句子,“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含义?
生:写出了白洋淀人民在那样残酷的战斗环境中顽强生存的姿态、坚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师: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一段与下面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联系呢?
生:为下文作铺垫,师补充:白洋淀的人民热爱家乡与敌人的入侵打破了家乡的宁静,为下文的斗争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