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课堂实录4
- 资源简介:
约2150字。
《氓》课堂实录
授课时间:2012年11月8日下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青岛市城阳一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初中学过《诗经》的两首诗,一首是——《蒹葭》,一首是——《关雎》,今天让我们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去认识一位卫国的女子,去聆听她的故事,去赴一个千年之约。
出示教学目标:
1.诵读体味,了解诗歌特点。
2.感知形象,把握人物情感。
从以前学过的《蒹葭》《关雎》直接导入本课。快速导入。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二、积累(5分钟)
基本的《诗经》常识回顾,回答学生的两个问题。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共305篇,也称《诗三百》。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合称“诗经六义”。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
赋是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是借其他事物引起所咏的事物。
昨天晚上,短短的十几分钟的时间,同学们提出了不少问题,非常好,在下面的时间内我们将选择相关的问题进行解答。
1、《诗经》一共多少篇?都是与爱情有关吗?(金奇东)
学生集体回答。他的问题提醒我们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为什么题目叫“氓”,而文中却主要写的是女子?(赵鹤)
点拨:想一想《蒹葭》的开头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雎》的前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明确:一般是用开头两个字来命名。
我们下面来读文章。
三、初读10分钟
1、找三个学生来读,每人两章,然后订正错误。
2、学生齐读一遍。
3、检查一下词义
第一章: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第二章:不见复关 体无咎言
第三章: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第四章: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第五章: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
第六章:隰则有泮 言笑晏晏
每个学生读两行,解释红色的字。
如果回答得好:同学们预习得非常好,保留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果回答得不好:字词比较难,我们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再加强记忆。(这些字确实有难度,我们通过反复诵读加强记忆吧。)
四、品读(25分钟)
1.找出每一章中女子对男子的不同称呼
这个一个女子在回忆自己的感情生活,对一个曾经是自己丈夫的一个人,她在叙述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称呼,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把它们找出来。
【请1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