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新课标高二政治必修4小题集训(16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3新课标高二政治必修4小题集训(16份)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0: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2: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3:单元三检测.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4:寻觅社会的真谛.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5:实现人生的价值.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6:单元四检测.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1:美好生活的向导.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2:百舸争流的思想.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3:时代精神的精华.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4:单元一检测.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5:探究世界的本质.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6:把握思维的奥妙.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7:求索真理的历程.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8:单元二检测.doc
2013新课标高二必修4小题集训9: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
一美好生活的向导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马克思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的智慧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C.哲学是人们主观情绪变化的结果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挥人的智力
2.人生在平淡中寻找幸福,在细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独中守望幸福,在遗忘中怀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
A.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真正的哲学就是生活本身
3.哲学的任务是
A.追求真理B.发现规律
C.给人智慧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下列有关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的根本看法
B.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科学观点
D.有的人有世界观,有的人没有世界观
二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盗梦空间》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不仅可以进入别人的梦境对其植入思想,而且认为这些思维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人们甚至可以通过思维进行犯罪。这部影片事实上关注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就是
A.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德国的康德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性,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B.可知论C.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
3.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①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②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④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5.面对中国股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状况,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股市常常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体三时代精神的精华班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属于
A.经济基础范畴B.政治上层建筑范畴
C.思想文化范畴D.自然科学范畴
2.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段话说明
A.哲学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哲学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回答3~4题。
3.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为此,它必须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时代呼唤“高鸣报晓的雄鸡”,社会更需要“高鸣报晓的雄鸡”,这是因为它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全盘批判,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直接转化为变必修④第一单元测试班级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产生于人们的惊异、困惑
2.在大型工程的建设中,工程师更需要有哲学的思想,并将哲学思维充分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去,用以指导工程建设。这说明
A.任何哲学都对实践活动具有正确的指导意义
B.哲学为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3.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
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4.“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段话阐明了
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的发展是纯自然的过程③科学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5.关于右图漫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甲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C.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D.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
6.下列关于唯物主义观点表述正确的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7.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有可能是他说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8.胡锦涛总书记说:“在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段话的哲学依据是
A.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C.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D.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9.钱学森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真理”。他在广泛五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有关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每一种鸟类的消失,都将有大约90种昆虫、35种植物、2到3种鱼类随之灭绝。每两种鸟类消失,则必然会有一种哺乳动物随之灭绝。这说明
A.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B.自然界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和人类的活动无关
C.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事物变化万千,人们不可捉摸
2.阿法盆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北约350公里。1974年在这里发现了当时最为古老的人类化石——距今320万年的南方古猿阿法种“露西”骨架。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了数种古猿化石、距今100万年的直立人,以及最为古老的晚期智人化石。大量化石和文化遗物证明,人类起源于动物界,人类的进化演变是从古猿、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这表明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依存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有区别的D.人类产生前的自然界才具有客观性
3.据卫星图像资料显示,月球表面高低起伏,分布有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各不相同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角度看,图像资料佐证了
A.有关月宫的神话是缺乏客观依据的B.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C.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D.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4.《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5.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客观实在性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
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发生5.7级地震,截止11日遇难人数达81人,70多万民众受灾。回答6~7题。
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一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的多年冻土层在过去几十年来持续变化,已经导致活动层厚度平均增厚20厘米以上,使大量固存于多年冻土层上限附近的地下冰融化。这表明
A.自然界不断变化发展B.客观事物变化无常
C.事物之间无条件地联系着D.人的认识在不断发展
2.下幅画表明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B.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3.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实质的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4.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发展的实质就是旧事物的灭亡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5.对于“包容性增长”一词,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十五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对于孤岛上的鲁宾逊来说,农作物种子的价值要高于黄金。而对于愿意以一张100元纸币换99元零钱的人来说,99元零钱的价值要高于一张100元的纸币。这就是说
①价值判断的内容是主观的②价值判断是关于客体对主体意义的断言③人们的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④价值判断所表达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欲望、需要与满足程度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安徽省财政厅优秀选派干部、凤阳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扎根基层6年,无私奉献、为民爱民的事迹感动群众,赢得广泛赞誉,被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从沈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A.人生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
B.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全靠个人的奋斗
C.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外部环境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这说明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4.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会上强调,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坚持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决同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这是因为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B.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D.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5.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对公平的理解主要是平均主义。现阶段,我们对公平的理解主要是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和平等的机会。这说明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观对人生道路和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6.网上热传的一组“拜寿跪母”、母子相拥而泣的照片,让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成了舆论关注的焦点。对其“拜寿跪母”行为,力挺者有之,质疑者有之。这主要是因为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④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7.漫画《关注民生》的哲学寓意是
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价值判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