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让作文语言鲜活起来<br>
<br>
湖北 谭国政 冯红新 <br>
<br>
<br>
<br>
学生作文,如果大多平白无话,只是枯燥地叙述一件事或几件事,就不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如何让学生语言鲜活起来,是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要想文章优美,就必须进行一番润色加工<br>
<br>
一、精心锤炼词语,力求准确传神。 <br>
<br>
选用恰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是为文章增色的一个好方法。唐代诗人皮日休说:“百锻为字,千锻为句”,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一般来说,动词、形容词是最富表现力的。下面用几个例子来说明。<br>
<br>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上云霄里去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令人如见其行,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回味无穷,而且琅琅上口,如飞珠溅玉,字字生辉。<br>
<br>
2.“爷爷站成一轮弯弯的月亮,目送着孙子远去。”文中的爷爷如一尊雕塑,苍老、有情的形象跃然纸上。<br>
<br>
3.“他,老师眼中的准优生。”一个“准”字,突出了“他”在老师心中的位置,言有尽而意无穷。<br>
<br>
4.“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第一次在我心灵的胶片上感光。”“感光”是摄影术语,表明祖国已装在我心中,但比直接表露要优美的多。<br>
<br>
5.“低垂的天幕压在我的胸口,灰暗和沮丧撕裂着我的心。”“撕裂”表达了苦闷无助、失落伤痛,仿佛心被撕开流着殷红的血的情景,而且“压”、“灰暗”、“沮丧”用得准确生动,把郁闷发挥到了极致。<br>
<br>
6.“一道道幽怨的眼神凝成线、织成网,网住了班主任的脚步。”把无形的眼光写的有形,生动而且别致。<br>
<br>
二.巧妙运用修辞,力求生动形象。 <br>
<br>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br>
<br>
先以《围城》为例,体会一下钱钟书是怎样使用比喻修辞为文章增色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