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节选)
【课前背诵】
Ⅰ 课前背诵
原文: 阁夜 杜 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没寂寥。
赏析点拨:本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冬。当时国内战乱未息,杜甫流离漂泊,滞留夔州,寓居西阁,生活更为困顿。本诗通过雪霁夜宵的子夜所闻所见,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郁情怀。首联写出西南边城岁末冬寒之夜的凄凉气氛。二联写悲壮角声,三峡星河影动。写景中也含有时代动荡的影子。三联通过听到家家夜哭,夷歌寥落等冬夜所见所闻,表现了时局仍然动乱不定,战乱给人民带来不幸,具体抒发伤乱忧民的深沉感情。末联则对存有野心的军阀给予讽刺和警示。
诗的大意是:时到年末日月推移天变短,地处天边霜雪初停夜酷寒。五更鼓角响夜空激越悲壮,三峡星河映长江影像散乱。荒野外千家啼哭战乱又起,听渔樵传唱夷歌凄楚辛酸。诸葛亮公孙述终究归黄土,人事萧条音信渺茫又何干?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侍(shì):侍候。
沏(qī):(用开水)冲。
饷(xiǎng):薪金。
龛(kān):供奉神佛的小阁子。
钞(chāo):指钞票。
角(jué):角色。
戊戌(wù xū):注意几个形近字,戍读shù。
甭(béng):(方)“不用”的合音,表示不需要。
二、词语
咂摸:仔细辨别,寻思。
心路:机智,计谋。
嗜好:特殊的爱好,文中讳饰吸毒。
搭讪(dā shàn):为了应付尴尬局面找话说。
老气横秋:可用来形容神气严肃;老练;暮气很重;没有朝气但很骄傲。
打发:文中的意思是施舍。
花哨:方言,指嘴很会说话。
忏悔: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
铁杆庄稼:指满清时旗人享受的世袭俸禄。
随机应(yìng)变:随时根据情况,灵活应付临时发生的事态变化。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茶馆》所反映的时代及矛盾冲突。
2.理解本文思想内容,赏析个性化语言。
3.体会人物对话的潜台词所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容。
4.了解剧本独特的结构: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5.了解课文幽默的语言特色。
6.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作家作品: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出生于北京一个满族家庭,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父亲是清朝保卫皇城的一名护军,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侵的巷战中阵亡,全家只靠母亲做杂工维持生活。1918年,毕业于免费供给膳宿的北京师范学校。1924年,赴伦敦东方学院任华语讲师,教书之余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回国在大学执教,同时继续写作。著名的《骆驼祥子》、《离婚》、《我这一辈子》、《月牙儿》、《断魂枪》都写于这个时期,受到文艺界的广泛赞誉。抗战爆发后,他毅然离家,辗转于湖北、四川等地,主持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他的戏剧创作就开始于这个时期。抗战八年中,他先后写下了《残雾》、《张自忠》、《大地龙蛇》等九个话剧剧本,弘扬爱国精神,歌颂爱国将领,同时抨击国民党的官僚统治,鞭挞发国难财的无耻之徒和汉奸的卖国行径。这些剧作对抗战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他以后进一步从事话剧创作奠定了基础。解放后,他以极大的热情歌颂新的生活,话剧成为他主要运用的写作形式,创作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女店员》、《全家福》等十几部话剧。由于创作了《龙须沟》,他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时代背景:《茶馆》是解放后老舍创作的一部风采独具的三幕话剧。它依次截取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后三个时期的横断面,采用以人物带故事的写法,通过裕泰茶馆由盛而衰的变迁,以及在茶馆中活动的各种各样的人物的生活和变迁,反映了前后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面貌,展示了人民与旧时代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一幕写的是戊戌变法失败后,这时裕泰茶馆生意兴隆,三教九流人物都把这里当作一个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