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4 12: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逍遥游(节选)
《庄子》
【学前导引】
同学们可能听过任贤齐的“任逍遥”这首歌,听后,有的同学很向往歌中所唱到的那一种自由自在。那么,庄子的《逍遥游》又为我们描述了怎样的情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文章。

【学习目标】
1.大体了解庄子其人及《逍遥游》的基本思想。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整体感知文言文,并积累词语:志、图、名、置、穷。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材料
1.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大体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中期思想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只做过地位卑微的漆园吏。据《庄子》中记载,他生活贫困,住在穷闾陋巷,困窘时织履为生。据说楚国曾派人迎他去做国相,他拒绝了,说是作官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
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走向相对主义。从这种认识论出发,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2.《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一般认为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3.解题
“逍遥”,作为一个复音词,始见于《诗经·郑风·清人》篇“河上乎逍遥”与“河上乎翱翔”对举。“逍遥”即“翱翔”。《庄子》本篇有“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大宗师》篇有“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逍遥”又与“彷徨”意同。“逍遥”“翱翔”“彷徨”都有悠然自得、纵任无为的意思。“游”,即活动之意。本篇有“以游无穷者”句。故逍遥游即指悠然自得,适心任性地活动。或说“逍遥”是“游”的缓读,“逍遥游”,意思是“游啊游啊”。
二、识记积累
1.字音识记
鲲(kūn)鹏 抟(tuán) 齐谐(xié) 坳(āo)堂
迁徙(xǐ) 北冥(mínɡ) 夭阏(è) 沮(jǔ)丧
榆枋(fānɡ) 斥鴳(yàn) 舂(chōnɡ)米 晦朔(shuò)
泠(línɡ)然 蓬蒿(hāo) 翱(áo)翔 恶(wū)乎待哉
穷发(fà)之北 知(zhì)效一官 决(xuè)起而飞 数数(shuó)然
飡(cān) 蟪(huì) 蜩(tiáo)
2.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飡而反(飡通“餐”,反通“返”)
(3)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4)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5)而征一国者(而通“耐”)
(6)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
(7)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3.虚词实词
怒而飞(怒:奋发)
志怪者也(志:记载)
去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之九万里(之:到……去)
之二虫(之:这)
众人匹之(匹:相比)
彼且奚适(奚:哪里)
是鸟也(是:这)
抟扶摇(抟:环旋着往上飞)
置杯焉则胶(置:安放;胶:粘着地)
而后乃今陪风(陪: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