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两首》教学案
- 资源简介:
约8340字。
年级: 高一(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6、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了解时代背景;掌握豪放词的特点;
2.掌握重点字词句,翻译全词。3.诵读全词并背诵
【文学常识】
一、有关文学常识
1.回顾赏析诗词的方法
① 朗诵吟咏,感知词味 ② 鉴赏意象,体会情感 ③抓关键句,品析语言
2. 小结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特点
豪放派特点——纵横捭阖, 。
婉约派特点——缠绵悱恻, 。
3.巩固诗词意象和意境
意象,就是诗中 的事物 。
意境,是指作品描绘的 和表现的 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 在诗歌作品中相结合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中把“空山”“雨后”“明月”“松”“清泉”“石”“竹”“莲”“浣女”“渔舟”等意象加以组合,营造了一种 的秋夜乡村气氛。
【学习过程】
三、课文创作背景
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时为南宋开禧元年秋,当时韩侂胄(tuō zhòu)把持朝政,企图通过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于嘉泰三年起用闲居八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任命他为绍兴知府,浙东安任使,次年调任镇江知府。韩侂胄的抗金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的一贯志愿。可是韩侂胄一伙政治腐败奢靡淫乐,只不过是想借“伐金”来作为政治赌博的筹码。因此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作法,又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使北伐再次遭到失败。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南宋当权者的重视。辛弃疾对这种局面忧心忡忡,在登临北固亭时,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览景有感,就自然吐露了出来。
四、基础知识梳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孙仲谋 ; 舞榭 ; 巷陌 , ; 金戈 ;
元嘉 ; 狼居胥 ; 仓皇 ; 可堪 ;
佛狸祠(fó 或bì ) 拓跋焘(bá tāo ) 张浚(jùn ) 王玄谟( mó )
2.解释下列词语,掌握其在词中的意思
无觅: 。 气吞: 。
风流: 。 寻常: 。
草草: 。 赢得: 。
北顾: 。 可堪: 。
凭谁问: 。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①赢得仓皇北顾 。②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4.指出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文言句式
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无觅英雄孙仲谋处
③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
【合作探究】
一、诵读课文
1.听录音 2.集体齐读
二、译读课文
1.参看课文注释,笔译课文
2.展示译文(朗读或板书)(上课抽查小组回答)
【基础训练】: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稼轩(xuān ) 揾泪(wèn ) 舞榭(xiè) 遥岑远目(cén )
B. 仓皇(huáng ) 菜羹(g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