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提纲
河北保定三中 崔丽
一、 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散文家。儒家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世称“亚圣”。
二、 解释词语。
不可得兼 有甚于生者 死亦我所恶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非独贤者有是心
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 一豆羹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问君何能尔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乞人不屑也 蹴尔而与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其本心 患有所不辟
三、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① 乡为生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四、翻译句子。
1、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4、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5、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7、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五、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 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2、本文选自 一书,此书与《 》《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该句中的“是心”是指什么?
4、“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指什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作者特意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什么?
6、“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