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复习提纲
河北保定三中 崔丽
一、 文学常识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常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等。出师表,即出师前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建议。
《出师表》,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率师北上伐魏,出师前写下这篇传唱千古的表文,向后主刘禅陈说了自己的请求和愿望。
二、 解释词语。
中道崩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不懈于内 盖追先帝之殊遇 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 恢弘志士之气 引喻失义 舍生取义
陟罚臧否 论其刑赏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悉以咨之 必能裨补阙漏
性行淑均 晓畅军事 所以兴隆也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是感激 遂许先帝以驱驰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夙夜忧叹 深入不毛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 斟酌损益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以彰其咎 谘诹善道 临表涕零
三、 翻译句子
1、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4、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8、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四、 阅读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先帝”指 ,“陛下”指 ,“臣”指 。“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为 、 、 三国。
2、“使内外异法也”中,“内”指 ,“外”指 ,文中与“内”“外”意思相同的两个词语分别是 和 。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哪一条是关键主要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