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4 15:53:2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70个字。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勇于创新的人。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学习难点】
  1、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2、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字注音
  肇(   )埋没(   ) 彷徨(       )嘹望()授予()
  2理解词义
  格物:致知:
  彷徨:修身:
  清谈:诚意:
  正心:齐家:
  袖手旁观:一帆风顺:
  3本文是一篇(文体),作者是美国华裔
  家,奖获得者。
  4、在文章中找出表明论点的句子:。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探求事物,科学的认识世界,获得新知,追求新生活。无论是大大小小的事例,还是大大小小的人物,都在体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就是如此体现的典范。今天,我们学习的新课文,就是他对“格物致知精神”的阐述。
  二、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
  三、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结合前面的预习,把你认为重要的生字注好音。
  (二)找一找
  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提示:先独立做,然后同学们在小组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