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九中2004-2005学年八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命题人 南京九中徐志耀
我选(☆☆☆、☆☆、☆)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语基检测站。(37分)
1、 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缥( )碧 泠泠( ) 骈( )死 辄( )尽 箪( )瓢
槽枥( )( ) 叱咄( )( ) 皲裂( ) 容臭( ) 烨然( )
( )yuān飞( )lì天 短( )hè穿结 不( )( )jíjí于贫贱
衔( )shāng赋诗 ( )zhǐ辱 ( )sì其欣悦 负( )qiè曳( )xǐ( )yùn袍敝衣 风飘( )xù 低( )qǐ户
2、 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注音、解释。5分
例:千转不绝。转(zhuǎn)通“啭”,鸟叫声。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② 窥谷忘反。 ( )
③ 才美不外见。 ( )
④ 四支僵劲不能动。 ( )
⑤ 同舍生皆被绮绣。 ( )
3、 默写(15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 ___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游鱼细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如也。
⑤ 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 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策而临之。
⑧ 余立待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 _________________,略无慕艳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刘禹锡不为个人沉沦而悲伤,仍然保持乐观精神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⑪ 《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无畏气概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⑫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自己豁达开阔的心胸以及对世人美好祝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下面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与之语义相同的一项。(4分)
① ( )赞不绝口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B、天下独绝。C哀转久绝。
② ( )负荆请罪 A、负势竞上。B、负箧曳屣。C、忘恩负义。
③ ( )不约而同 A、冲烟而飞鸣。B、而伯乐不常有。C、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④ ( )自食其力 A、自云称世避秦时乱。B、自非亭午夜分。C、自富阳至桐庐
5、 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4分)
①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
A. 以前的亲属知道他的情况,有时摆了酒请他来(喝)
B. 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况,或者摆了酒请他来(喝)
C. 亲戚仍旧知道他的情况,有时摆了酒请他来(喝)
D. 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况,有时摆了酒请他来(喝)
②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A. 抄写完毕,立刻走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B. 抄写完毕,立刻跑去把书送还,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
C. 抄写完毕,立刻跑去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D. 抄写完毕,立刻跑去把书送还,不敢逐渐超过约定的期限。
6、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你觉得与下面的哪句话含义相同。( )(2分)
A.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B.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C.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二、 阅读探析宫。(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