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31 8:14: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8小题,约6820字。

  吉林省长春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17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B.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C.而无物以相之相:审查,查看。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弄错。
  2.下列各句均直接表现作者“深思慎取”的一项是(3分)
  ①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⑤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④⑤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在第一段中,作者依次写了“褒禅山——慧空禅院——仆碑——华山洞”,叙述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
  B.文章开头交代华山洞的位置,为下文写游览华山洞做铺垫,写华山洞命名的缘由又与开头一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相照应。
  C.写前洞“其下平旷”,有美景而不险绝,来此记游者“甚众”;后洞“险以远”,不似前洞那样平坦宽阔,因而来记游者甚少。
  D.文章揭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思想。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8分)
  ⑴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4分)
  ⑵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分)
  (二)阅读下面古诗,回答5~6题。(7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5.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6.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请从诗中选取一个用得准确传神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