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点拔------陈情表
教师:杨喜然 单位:河北省望都县固店中学
【课文背景知识】
本文是蜀汉旧臣李密上给晋武帝司马炎的一封奏表。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曾在蜀汉供职,任尚书郎。晋武帝灭蜀后,为了笼络人心,对蜀汉的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泰始三年(267),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审时度势,心存疑虑。请你根据以上背景资料,思考下边几个问题:
1.假如你就是李密(既是亡国旧臣,又被新朝征召),你既想“辞不赴命”,又怕引起晋武帝的猜疑,那么,你会找什么理由,怎样去说服晋武帝司马炎呢?
2.假如你是晋武帝,你又会如何看待李密在这篇奏表中所陈述的理由呢?
3.本文作者李密是用什么理由说服晋武帝的?他的理由能被司马炎接受,关键原因是什么?
4.“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是《古文观止》对本文的评语。请你认真阅读本文,结合这一评语,想想看本文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恻动人”的效果?
【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讲解
1.古今异义词:
舅夺母志:李密的舅舅强迫李密的母亲改嫁。夺,改变。
至于成立:直到成人。成立:成人。
则告诉不许:就向长官申诉,又得不到允许。告诉:向长官申诉。
2.富含文化知识的词语: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jī):服丧一年。功:服丧九个月叫“大功”,服丧五个月叫“小功”。期、功均指近门亲属。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应门:照看门户。五尺:汉代的五尺相当于现在的三市尺多。童:通“僮”,少年仆人。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太守:郡的长官。孝廉:汉武帝时,察举科目之一,令郡国向中央推举当地能孝顺父母和操行清廉的人。魏晋沿袭此制。
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洗(xiǎn)马:也作“先马”,太子的属官,晋时改掌图籍。
当侍东宫:东宫:太子居东宫,因而用作太子的代称。
乌鸟私情:相传乌鸦能反哺其母,人们常用来比喻为人子者能孝养其亲。
死当结草:春秋时晋大夫魏颗的父亲魏武子临终遗嘱要将宠妾殉葬,魏颗没有照办。后与秦将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而将杜回擒获。夜间梦见老人,自称是魏武子宠妾的父亲,特来报恩。这个故事见《左传·宣公十年》。此句意为:我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3.重点虚词:
以:①介词,表示原因,相当于“由于”、“因为”等。如“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但以刘日薄西山”、“则以病日笃”、“是以区区不能废远”。②介词,表示动作实施的凭借,义即“凭”、“靠”、“用”等。如“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③连词,连接前后两项,后项是前项目的,义即“来”、“以便”等。如“臣具表闻”、“谨拜表以闻”。
于:①介词,表示比较,义即“比”,如“急于星火”。②介词,表示引进与动作有关的对象,义即“对”,如“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阅读重点
阅读理解本文,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了解有关背景。
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长大后博学善辩,曾在蜀汉供职,任尚书郎。晋武帝灭蜀后,为了笼络人心,对蜀汉的旧臣,采取怀柔政策。泰始三年(267),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审时度势,心存疑虑。只好以“供养无主”为由,借故推托,于是就呈上这份表章,陈述自己家庭境况和不幸遭遇,以及目前尽忠与尽孝难以两全的矛盾心情,从而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希望朝廷能够体谅并恩准。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
首先要注意全篇起承转合的理路。首段从叙身世起笔,极力描述家庭艰辛、祖孙相依为命的情状;第二段以叙当前事相承,着重写郡县逼迫上道,已隐含欲尽孝而不能之意;第三段转入写正题,首句即点出“孝”字,又用“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作结,为下段“愿乞终养”这个全文的主旨句设伏;最后一段,先以“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养刘之日短”合“忠”“孝”而言,然后述志。
其次要注意前后的照应。比如第一段内容中,写父死母嫁,是为了说明祖母“躬亲抚养”的原因,写本人“多疾病”是为了突出“抚养”之不易,都是为下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这句话张本,下文有多处与“零丁孤苦”相照应。第二段内容中,叙朝廷征召,荐举人才,是为写自己进退两难的境地作铺垫的,又为第三段中“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一句张本。第三段中“孤苦”一词,既承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不能废远”承首段,又为下段“愿乞终养”一句张本。第四段中“愿乞终养”总结上文,点明主旨。
第三,体会真挚感情。
本文是写给皇帝的书信,以叙事为主。但又与一般的记叙文不同,它的着眼点不在表现事件的完整过程上,而在实现作者的请求上,为此就必须动之以情,将自己的心绪、感受愿望都凝聚在叙述中。通篇陈情,融情于事,这是本文写作上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点。第一段是陈其已往之情,中间两段是陈其现今之情,末一段是陈其日后之情。文字曲折委婉,叙述层层深入,直说得情深理透,才点出题旨煞住,末段诚挚哀婉,余情惓惓,读后令人“怆然而涕下”。
学习本文最好采取反复诵读的方法,先顺畅地读,读出鲜明的层次感,而后有表情地读,在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领悟叙事中饱含的真情。
难句解析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以我这样微贱的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遇。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有所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