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阿里山纪行》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11 13:4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阿里山纪行

扬州中学 李洁
(一)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的线索,学习并掌握游记散文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2.体会文中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二) 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本单元前两篇是古文,这一篇是现代文,而且是一篇美文,何谓美文?一方面是指内容上——思想情操美,另一方面是指形式上——语言表达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从这两方面去品鉴。
二. 速读课文,解决字音问题。(书前“预习提示”和黑板上补充的)
靡 mí(浪费) 靡费 奢靡
mǐ 风靡(顺风倒下)  靡丽(美好) 委靡(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靡靡之音(无,没有)颓废淫荡、低级趣味的乐曲
  泓(形声字——解释)  谧  青苔  红桧  冠名  巨创  匹敌
三. 读预习提示,找出能反映最重要信息的句子或词语。
移步换景  富有特征  文章语言……
文章结构      语言表达
四. 介绍移步换景,确定本文线索——作者行踪(叙事线索)
五. 再次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表游踪的语句,并结合游踪分段分层。
§1         §2
1. 表游踪的语句:台北市酒店—→机场,嘉义,阿里山站(进口处)
§3—7        §8—9  §10
—→深山更深处,林区、水潭、曲径、森林—→神木—→下山
2. 分段分层(打阴影的暂时不讲、不板书,下节课补充)
(一)§1欢聚台北(交代阿里山之行的背景),以歌曲开启全文,定下抒情基调。
(二)§2—9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主体部分)——进阿里山的经过(§2);游神木(§3—9)
(三)§10下山,概述所见所感,以歌曲作结,呼应开头。
六. 布置作业
1. 抄词注音,解释。
2. 结合书后练习一、二赏析文章(四人一组,从朗读、绘图、赏鉴三方面准备)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回忆上节课所讲授的文章叙事线索和段落划分。
二. 研读首尾两段,明确本文另一个线索。
请同学们看一看文章的首尾两段,其中都提到了一首什么歌曲?(《高山青》)这不仅是表现手法上的首尾呼应(以歌起兴,以歌作结),也暗示了本文的一条内在线索——歌曲《高山青》(教师演唱后指出:这首歌中有对高山族人民的赞美,也有对阿里山秀美风光的赞美)。因而开头以歌曲开启全文,也定下了全文的抒情基调——对美如画的阿里山的喜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